會員書架
首頁 > 遊戲競技 > 毛澤東與郭沫若 作者:[中]張潔宇 > 第29部分

第29部分(第1/4 頁)

目錄
最新遊戲競技小說: 國運領主,特殊兵種是第四天災網遊三國之神豪木筏求生:我得到了一本古書末世:我一個亡靈法師加什麼智力進入遊戲世界終於輪到我玩養成!我家戀愛選項不對勁網遊:身為奶爸一刀999很合理吧?一世容安重生:遊戲才剛出,你怎麼就亂殺世界RPG之大穿越異世玩魔獸網友我重生在遊戲釋出前一天衝榜拿首殺,戰力等級都第一穿成早死的炮灰原配我怒嫁反派足球的眼淚滿朝名臣,你讓我怎麼做昏君?山的那邊,刻著巔峰IG之名!詭異:快跑,他踏馬開了!王者:英雄超標?我真拿他上分!修仙:從靈農開始肝經驗

見,又於9月13日寫信給胡喬木:

沫若同志兩信都讀,給了我啟發。兩詩又改了一點字句,請再送陳沫若一觀,請他再予審改,以其意見告我為盼!

由這封信更可以看出在作詩方面毛澤東對郭沫若是如何尊重。

郭沫若接到了毛澤東再次寄來的兩首詩,便又認真地進行了閱讀,並儘可能地根據自己的眼光和理解,又提出了一些修改意見。毛澤東根據郭沫若等人提出的意見,反覆修改,於1963年12月首次發表在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的《毛主席詩詞》上。這就是我們後來所看到的定稿:

到韶山別夢依稀咒逝川,故園三十二年前。

紅旗捲起農奴戟,黑手高懸霸主鞭。

為有犧牲多壯志,敢教日月換新天。

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煙。

登廬山一山飛峙大江邊,躍上蔥蘢四百旋。

冷眼向洋看世界,熱風吹雨灑江天。

雲橫九派浮黃鶴,浪下三吳起白煙。

陶令不知何處去,桃花源裡可耕田?

1962年,為紀念毛澤東《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發表20週年,《人民文學》雜誌在第五期上發表毛澤東於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創作的詩詞6首。發表之前,《人民文學》編輯部將這6首詩詞抄送郭沫若,請他撰寫詮釋文章。郭沫若見到後,十分高興,並致信毛澤東,對編排次序和個別字句提出修改意見。毛澤東即覆信郭沫若,同意他對6首詞的次序編排意見,並說:“‘七百里驅十五日’改得好。”

郭沫若在收到毛澤東的覆信後,寫出了詮釋文章《喜讀毛主席的〈詞六首〉》。

5月9日,《人民文學》編輯部把郭沫若文章的清樣送與他本人校閱,他又轉呈毛澤東審閱,請毛澤東“加以刪正”。對於郭沫若這篇詮釋文章,毛澤東沒有提出什麼意見,說明他對郭沫若的詮釋基本上是同意的。

郭沫若在《喜讀毛主席的“詞六首”》一文中,高度評價毛澤東的詩詞是“革命的詩史”,指出“這詩史不是單純用言語文字記錄出來的,而是用生命和鮮血凝鑄出來的,要這樣的詩詞才真正值得稱為創造性的革命文藝。”

十分有意思的是,在詮釋毛澤東“詞六首”的文章中,郭沫若為說明自己對毛澤東的詩詞是如何反覆琢磨,反覆推敲,不斷加深和準確理解,還談了自己對毛澤東此前發表的《憶秦娥·婁山關》一詞的理解和認識過程。《憶秦娥·婁山關》的全文是:

西風烈,長空雁叫霜晨月。

霜晨月,馬蹄聲碎,喇叭聲咽。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

從頭越,蒼山如海,殘陽如血。

郭沫若很自信地說了三大段話:

我對於《婁山關》這首詞作過一番研究,我起初也覺得(詩中所寫)是一天的事。曾經把新舊《遵義府志》拿來翻閱過,查出了由遵義城至婁山關是70裡,恰好是一天的路程。清早由遵義城動身,晚上到達婁山關,那是合情合理的。然而進一步考慮,卻發現了問題。紅軍長征第一次由遵義經過婁山關,是在1935年1月。

第二次又經過婁山關,是在當年2月。就時令來說都是冬天。為什麼詞的上闋寫的卻是秋天?‘西風’、‘雁叫’、‘霜晨’,都是秋天的景物。這怎麼解?要說主席寫詞不顧時令,那是說不過去的。因此,我才進一步知道:《婁山關》所寫的不是一天的事。上闋所寫的是紅軍長征的初期,那是1934年秋天;下闕所寫的是遵義會議之後,繼續長征,第一次跨過婁山關。想到這層,全詞才好象豁然貫通了。

“西風烈”,不僅是自然界的西風,也隱喻著受帝國主義支援的敵軍力量的相對強大

目錄
俠盜玉麒麟十年後的老公洞房失寵妃用情話叫醒睡美人網王之重生羽翼末世之田園農場主 無下完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