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書架
首頁 > 遊戲競技 > 紙上人 > 第18部分

第18部分(第1/5 頁)

目錄
最新遊戲競技小說: 我重生在遊戲釋出前一天衝榜拿首殺,戰力等級都第一穿成早死的炮灰原配我怒嫁反派足球的眼淚滿朝名臣,你讓我怎麼做昏君?山的那邊,刻著巔峰IG之名!詭異:快跑,他踏馬開了!王者:英雄超標?我真拿他上分!修仙:從靈農開始肝經驗全民:死靈法師,站著就是輸出艾澤拉斯的奧術師LOL:超神之路nba:我狂暴後衛,暴打庫裡網遊:蟲神炮手,主宰星河王者:我就一替補,首發們都慌啥花滑奪冠之路從甲午開始殺敵爆裝超時空teacher之城市之光驚懼夢魘遊戲:巔峰屠皇神級遊戲,我獨獲超S級天賦!

為什麼呢?

“俠之大者,為國為民。”

武俠、武俠,有武必有俠,可以無武,但必有俠。

大俠是什麼?

這很難簡單概括,最早的俠,在司馬遷的《遊俠列傳》中有所記述:“今遊俠,其行雖不軌於正義,然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已諾必誠,不愛其軀,赴士之厄困。既已存亡死生矣,而不矜其能,羞伐其德,蓋亦有足多者焉。”

俠客就是這樣的人,雖然不被社會正道接受,但是言必行,行必果,為了別人的不平事,可以犧牲自己。

雪蘭對於大俠的印象雖然起源於武俠小說,但最深刻的印象卻是來源於《水滸傳》,魯智深拳打鎮關西。

當時讀到這個情節的時候,激動的心情是溢於言表的,世間有這樣的俠義之人,不畏強權,不為私己,懲兇除惡,真是應了那句‘路見不平一聲吼啊,該出手時就出手’。

在這個時代,正是面對華夏危亡的關鍵時刻,是不是正需要這種俠義精神呢?

也許不必崇高到‘為國為民’的境界,但普通人看到不平事能吼一聲,看到弱者能幫扶一把,遇到欺壓能站起來反抗,而不是坐在原地,任人宰割。

就像那首歌裡唱的一樣。

“起來!不願做奴隸的人們!把我們的血肉,築成我們新的長城!華夏民族到了,最危險的時候,每個人被迫著,發出最後的吼聲!起來!起來!起來!”

這是一首氣勢恢宏的歌,唱出了每個不願意做奴隸的人的心聲,因為這是一首歌,所以更容易被人知曉。而武俠小說,更會因為這是一個好故事,而被所有喜歡它的人流傳,而流傳的不僅僅是故事,更是其中的精神。

《射鵰英雄》就是這樣一部史詩之作,其中蘊含的俠義精神,那種‘俠之大者,為國為民’的精神,堪稱所有武俠的巔峰。

《射鵰英雄》雖然支線繁多,但其宗旨卻明白清楚,射鵰大俠領兵抵抗侵略,最後與妻子一起戰死沙場。

未來華夏將面臨苦難,東瀛人會為其貪婪的野心發動侵略。

不義之戰,像雪蘭這樣的小人物無法阻止,但寫個故事,向無恥的侵略者發出怒吼還是可以做到的。

這天回家後,三姐就發現妹妹有點興奮,以為她是高興於自己的作品受人歡迎,於是鼓勵她說:“你何不繼續往《小說週刊》投稿呢?也許你的小說還會被改編成話劇。”

“不,我決定要寫一部新的小說。”雪蘭興致勃勃地說。

“是嗎?是什麼故事?”三姐高興地問。

“我要寫武俠小說。”雪蘭回答道。

“唉……”三姐卻發出了非常明顯的失望感嘆,“武俠小說啊,那有什麼好看的,我還想看你寫《燃秦》的後續呢,許編輯也說了,這個題材被你寫的這麼紅,你應該乘風而上才對,再寫漢朝、唐朝、明朝什麼的。”

三姐的感嘆是有原因的,這個年代的武俠小說跟後世是截然不同的東西。

該說是什麼風格呢?如果你讀過《水滸傳》,大約就懂是什麼風格了。

一刀捅進去,血噴出來,腸子流滿地什麼的,還特別愛殺女人……

如果是現代社會,只有重口變態的人才愛看這種東西呢。說起來這個年代的武俠也不是後世那種武俠,感覺和寫了一群土匪似的,而且最後還都受了朝廷詔安,給朝廷當牛做馬,做了朝廷的鷹犬。總之,就是華夏人愛看的圓滿大結局,雖然過程不一樣,但也是‘帶七尺劍,昇天子階’,當大官去嘍。

《文學報》有一位專門寫武俠的大家叫陳海沙,陳海沙先生算得上是非常創新的人了。

雪蘭去讀了他剛剛完成的名作《一刀滄水》,看完之後那真是敬仰之情猶如滔滔

目錄
銷魂倚天神鵰(無頭騎士異聞錄同人)倔強狂神6·狂神之巔(全文完結)天國之門都市大仙君萌娘守護者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