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書架
首頁 > 仙俠小說 > 佐唐 > 第53頁

第53頁(第1/2 頁)

目錄
最新仙俠小說小說: 仙門不收,我紅塵入道獨斷萬古從零開始的異世界工業最強勇者:魔王才是挑戰者?!哥布林從光明聖女開始神道,詭也逝尊無敵的我,只想守著小客棧青藤凡修記月辛凡,我就叫這個名字我帶宗門當大佬天命神魂訣劍蕩滿嘴芬芳旅行異世界鳳鳴震星河飛魚傳奇玄錄異界特種戰神福天記魔女,哪裡跑噬靈道

崔向退後一步:&ldo;在下才疏學淺,生性愚鈍,對佛學所知甚少,正好可在一旁聽聞法師講經說法,實乃三生有幸。&rdo;

慧廣對崔向的態度頗為滿意:&ldo;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小施主敢於承認自身愚笨,知恥而後勇,善莫大焉!&rdo;

崔向一副虛心受教的樣子,微微低頭,臉色既有些羞慚,又有些激動,看上去要有多謙虛就有多謙虛。

換作以前,崔居也會被崔向這一副人畜無害的模樣騙到,不過見識了他在文淵閣層出不窮的手段之後,崔居怎麼看怎麼覺得崔向小意的作態,簡直就是一頭徹頭徹尾的披著狼皮的羊。

第三十八章 辨僧

不過對於佛學經典以及對佛經的感悟,崔居自認崔向再是聰明,也比不上自小就有出家之心的他。畢竟他從小就存了出家之心,對於佛經的興趣遠遠大於四書五經,而崔向只是尋常的學子,吟詩作畫是正常學業,閒暇之間就算讀過一些佛經,估計也是淺淺看過,並非出於鑽研之意,而只是興致所致。

所以他見崔向主動退到一旁,也是認為崔向是知難而退,特意讓他來做辯難之事。

崔居臉上恭謹之色未去,卻露出狡黠的一笑,說道:&ldo;請問法師,我夜讀《金剛經》,總有一句偈語不明,還望法師指點一二。&rdo;

《金剛經》可謂佛經之中影響甚廣的一部佛經,無數人都曾嘔心註解《金剛經》,武則天也對此經愛不釋手,還親自題寫了開經偈。

崔居以《金剛經》開題,並沒有劍走偏鋒,五千餘字的《金剛經》乃是僧人必須讀誦的課目之一,一字不差背誦下來者,也不在少數。

慧廣一聽要問《金剛經》偈語,頓時一臉輕鬆:&ldo;但說無妨。&rdo;

&ldo;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霧亦如電,當作如是觀……敢問法師,此句何解?&rdo;

&ldo;此四句偈乃是金剛經的精髓所在,正是對&l;應無所住而生其心&r;的進一步闡解,點明世間萬事萬物皆是空幻,生滅無常,就如晨霧和閃電一樣,一閃即逝,不可永久留存,世間名利,金銀財富,田產房屋,都不是永久不變的,剎那生滅。&rdo;慧廣侃侃而談,低眉垂目,儼然一副得道高僧的形象。

雖說慧廣所說有些淺顯,但顯然也有自身的體悟在內,看來至少還在佛經上下過一些功夫。

崔居微微驚愕,他原以為慧廣剛才那般倨傲,不定是如何混入僧人之中,並非真心實意出家,或是為了求得溫飽也未可知,不料他開口道來,也有幾分悟性,頓時讓崔居收起輕視之心。

&ldo;從前惠能大師聽聞&l;應無所住而生其心&r;,油然而生出家之心,請問法師,何謂&l;應無所住而生其心&r;,又如何才能做到&l;應無所住而生其心&r;?&rdo;

崔居繼續發難。

慧廣不由多打量了崔居幾眼,心中閃過一絲驚訝,然後微一沉思,答道:&ldo;我等凡人,經常心隨物轉,比如見花落而傷春,見流水而感懷,見高山心生高大之感,見高官權貴而心生畏懼之心,其實自心本來不生不滅,不動如山,就如當年惠能大師見有二人爭論是風動還是幡動,大師言道,風不動幡亦不動,實為仁者心在動。花開花落終有時,何必感懷傷春,徒增煩惱?若是我心巍然不動,管他花開花落,不過是一場變幻罷了,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不將心停留在花開花落之心,不停留在高山流水之上,只停留心間,不被外界變化帶動,正是此意也。&rdo;

崔居眼中閃過一絲嘆服,不想一臉傲氣的慧廣,也有如此見解,大大出乎他的意外。

目錄
大唐房二我跨界養的崽長角了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