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書架
首頁 > 遊戲競技 > 中庸處事智慧 > 第2部分

第2部分(第1/4 頁)

目錄
最新遊戲競技小說: 進入遊戲世界終於輪到我玩養成!我家戀愛選項不對勁網遊:身為奶爸一刀999很合理吧?一世容安重生:遊戲才剛出,你怎麼就亂殺世界RPG之大穿越異世玩魔獸網友我重生在遊戲釋出前一天衝榜拿首殺,戰力等級都第一穿成早死的炮灰原配我怒嫁反派足球的眼淚滿朝名臣,你讓我怎麼做昏君?山的那邊,刻著巔峰IG之名!詭異:快跑,他踏馬開了!王者:英雄超標?我真拿他上分!修仙:從靈農開始肝經驗全民:死靈法師,站著就是輸出艾澤拉斯的奧術師LOL:超神之路nba:我狂暴後衛,暴打庫裡

今天我們在生活中有許多事情都該權衡,貌似小事,實際上牽涉到利益互動的大問題。比如說為老人孕婦讓座,不要隨地吐痰,遵守交通規則等等,的確都是“為長者折枝”舉手之勞,而不是要你“挾太山以超北海”,可我們就是生性懶惰,又缺乏“中庸精神”,所以連讓座這件事也要宣傳號召。許多人就是要隨地吐痰,要違反交通規則,這些都是沒有想清楚“不為”與“不能”的道理。說到這裡,是不是值得我們在生活小事上多加反省,多一點“我為人人,人人為我”的精神呢?

孟子在講清楚了“不為”與“不能”的問題後,他又一次施展口才,對齊宣王來了一番政治行為心理學的開導,這就是著名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理論,“推己及人”,首先自己做起,然後推及自己的夫人、兄弟,再到整個家族和國家。

孟子說“權,然後知輕重;度,然後知長短;物皆然,心為甚”,雖然是希望齊宣王好好考慮,好好反省自己的所作所為。而我們為人處世也處處要長短權衡輕重度量。儒學非常重視人的自我反省功夫,在儒家看來,只有經常衡量,才能認識自己,改善自己。不過,我們在這裡突然想到的卻是,認識自己固然需要自省,認識他人不是更需要權衡度量嗎?

為人說話不可太直露

澹泊之士,必為濃豔者所疑;檢飾之人,多為放肆者所忌。君子處此,故不可稍變其操履,亦不可露其鋒芒!

——《菜根譚》

一個有才德而又能淡泊明志的人,一定會遭受到那些熱衷於名利的人所懷疑;一個言行謹慎而處處檢點的真君子,往往會遭受那些邪惡放縱的小人的忌恨。所以一個有才德的君子,如果處在這種既被猜疑而又遭受忌恨的惡劣環境中,固然不可以改變自己的操守和志向,也絕對不可鋒芒太露地刻意表現出自己的才華和節操。

孔子說:“可與言而不與之言,失人;不可與言而與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孔子還講過:“訥於言”、“慎於言”,但這種裝啞的方法現在看來畢竟偏於消極,不符合交際的需要。當然不可失言。在與人交往中有時無話可說的時候想話說,比如你拜訪別人,十幾分鍾,大眼瞪小眼不行,所以要能想出話題;想話說,也不是開口胡說,畢竟這些話是要經你審慎考慮的,不能說不得體的話。

《戰國策》上記范雎見秦昭王,一次、兩次,秦昭王向他請教,他都不說話,因為他發現秦昭王與他談話時心不在焉,而他要講的又是一套使秦國富強稱霸的大道理,別人不重視,講出來無益。直到第三次,秦昭王單獨會見他,專心致志,虛心向他求教,他的一席話,就打動了秦昭王,封他當了宰相。像范雎這樣,才真正是既不失人、又不失言的智者。

義大利知名女記者奧里亞娜·法拉奇,迂迴曲折的提問方式,是她取勝的法寶之一。

南越總理阮文紹,曾被外界評論“是南越最腐敗的人”。法拉奇在採訪阮文紹時想了解他對此評論的意見,但是,如果直接提問,阮文紹肯定會說沒有這回事。法拉奇將這個問題分解為兩個有內在聯絡的小問題,曲折地達到了採訪目的。她先問:“您出身十分貧窮,對嗎?”阮文紹聽後,動情地描述小時候他家庭的艱難處境。得到關於上面問題的肯定回答後,法拉奇接著問:“今天,您富裕至極,在瑞士、倫敦、巴黎和澳大利亞有銀行存款和住房,對嗎?”阮文紹雖然否認了,但為了對輿論有個交待,他不得不硬著頭皮道出他的“少許家產”。阮文紹到底是像人們所說的那樣富裕、腐敗,還是如他所言並不奢華,已很清晰,讀者自然也會從他所羅列的財產“清單”中得出自己的判斷。

阿里·布托是巴基斯坦總統,西方評論界認為他專橫、殘暴。法拉奇在

目錄
芙蓉王妃花轎錯嫁都市醫武至尊王妃難寵(下)崇禎七年說笑之劫數亮劍:支援抗戰,從過草地開始!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