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書架
首頁 > 遊戲競技 > 中國中產階層調查 > 第59部分

第59部分(第1/5 頁)

目錄
最新遊戲競技小說: LOL:超神之路nba:我狂暴後衛,暴打庫裡網遊:蟲神炮手,主宰星河王者:我就一替補,首發們都慌啥花滑奪冠之路從甲午開始殺敵爆裝超時空teacher之城市之光驚懼夢魘遊戲:巔峰屠皇神級遊戲,我獨獲超S級天賦!成為創世神,我打造系統一族全民轉職:這個亡靈法師吸瘋了位面:開局神級酒館,豢養巨龍開局三個村民:我的帝國時代職業殺鬼子賺錢怪獵:獵人的筆記同步遊戲屬性,我成為了全球最強全民海島求生:我提前進入一年全民載具求生,我有無限賦予能力全球穿越,我在塔防遊戲裡成神地球資料化後,我在遊戲裡生活

��tw。

以年收入來看,年薪300萬元以上者對兩岸關係最悲觀,100萬~150萬元年薪者對高失業率最悲觀,200萬~250萬元收入者則對景氣、利率最擔心,年收入150萬~200萬元的人則對政黨輪替最悲觀。也就是說不少年薪較高的人收入來源跟大陸有關,因此最關心兩岸關係,而年薪百萬元的上班族對高失業率最擔心。

在年齡層方面,30~34歲的人最擔心低利率、兩岸關係,40~44歲的人對高失業率、政黨輪替、股市最悲觀,50~54歲的人對島內景氣低迷最擔心。有趣的是,25~29歲普遍較樂觀,對島內景氣、高失業率、國際景氣、政黨輪替、股市,普遍比年紀大的樂觀,尤其在股市方面,此年齡層的人最樂觀,認為股市低迷持續兩三年的人最多,而認為暫時不好也比認為長期不好的比重要多。

調查結果發現,臺灣三大都會區民眾現階段的理財行為還是相當保守,有將近半數的民眾,把銀行當作主要或是次要的投資理財方式,其次是保險,約有三成六,再次是股票,約有三成,顯示民眾比較偏好風險低的理財工具。除了銀行存款、保險、股票外,一般人的理財方式還有跟會、買股票型基金,再就是投資房地產,買債券基金、衍生性金融商品、新興的保本型商品甚至投資型保單都還是少數。

趨於保守的臺灣中產階層

從目前主要的投資理財方式做交叉分析發現,愈有錢的愈保守,年薪200萬~250萬元的人,有高達三成五的人將錢存在銀行,只有一成九的人買股票,一成三買保險;而年薪在150萬~200萬元的中產階層“最勇敢”,有高達三成一五的人以股票作為主要投資理財工具,他們是最想快速累積財富的一群。

此外,男性比女性保守,有近三成二的女性選擇把錢放在銀行;就行業類別來看,從事軍警公教與教育服務業的人理財心態較保守,有高達四成三的人將錢存在銀行,其次是醫療保健及社會服務業,最積極投資的要屬金融保險業了,有高達三成四的人投資股票。有趣的是,從事不動產及租賃業者,反而並未將房地產當成主要理財工具,而是以保險作為首要理財工具,其次才選擇房地產。從調查中,還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是,選擇銀行為主要及次要理財工具的族群中,有高達七成的民眾將錢放在活儲,有五成的人選擇定存,對照上述的焦慮指數,顯示臺灣民眾雖然對於前景相當憂慮,但卻對股市前景樂觀,多數人想留現金在手上,準備隨時股市落底時,伺機進場買股票。購買債券基金的受訪者中,有高達五成三的人沒有聽過信用評等,即使聽過但不知道意思的人也有一成五;進一步探究,有高達五成一的民眾不會根據債券信評來購買基金。無論國內外,不瞭解所購買債券基金的信用評等,就是把自己暴露在高度風險中。

民眾對於理財投資所優先考量的重點,第一是保本,其次就是報酬率。但從不重視風險來看,臺灣人只重視賺錢,卻嚴重缺乏風險意識,不瞭解深究理財產品內容的重要性。其中,50萬~100萬元年薪的人最注意本金的安全性,而200萬~250萬者則首重報酬率,女性比男性重視保本,男性則比女性在意報酬;教育程度初中以下者,較注意報酬;大臺中都會區的居民對風險意識則是最低。 至於民眾對於投資理財的主要目的,有近1/4的人認為要賺錢,有近一成五的人是為退休做準備,一成三作為子女教育或其結婚基金,只有7�8%是為了付房屋貸款。總體而言,有將近七成的人理財都有實質目的性,就是為了讓自己未來過得更好而準備。楊瑪麗,同前引文。

中產階層間出現的失業潮

根據“行政院主計處”的統計顯示,2002年島內48%失業者是屬於因景氣衰退而失業的“迴圈性失

目錄
蒲公英的半海天賜賢妻傻妃無良:腹黑王爺買一送一屌絲逆襲,我讓聖人入輪迴上邪之有隻帥哥在我家(全)幸福光之美少女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