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書架
首頁 > 遊戲競技 > 中國中產階層調查 > 第37部分

第37部分(第1/4 頁)

目錄
最新遊戲競技小說: LOL:超神之路nba:我狂暴後衛,暴打庫裡網遊:蟲神炮手,主宰星河王者:我就一替補,首發們都慌啥花滑奪冠之路從甲午開始殺敵爆裝超時空teacher之城市之光驚懼夢魘遊戲:巔峰屠皇神級遊戲,我獨獲超S級天賦!成為創世神,我打造系統一族全民轉職:這個亡靈法師吸瘋了位面:開局神級酒館,豢養巨龍開局三個村民:我的帝國時代職業殺鬼子賺錢怪獵:獵人的筆記同步遊戲屬性,我成為了全球最強全民海島求生:我提前進入一年全民載具求生,我有無限賦予能力全球穿越,我在塔防遊戲裡成神地球資料化後,我在遊戲裡生活

女的學業成就是大多數父母最大的希望;也是家庭理所當然的中心,孩子的學業成就成了衡量孩子是否聽話、是否符合好孩子標準的指標。2005年春節期間,南京的中小學生心理援助中心熱線電話接到的訴說苦悶的電話比往常還多,僅大年三十就有45個電話,孩子們最煩惱的問題幾乎全在寒假的學習壓力上。父母們讓孩子在節日還要繼續看書,在節假日給孩子的學習加碼,《揚子晚報》 2005年2月11日A1版。 在讀書壓力下,孩子們已經將“自由的玩耍”當成一種奢侈了。

過多的關注帶來過多的保護。1996年是我國第一批獨生子女跨進大學校園的年頭,在各高校的報名點上,送孩子的家長明顯多於往年,有的甚至是父母和祖父母一起出動,父母累得滿頭大汗,去辦理各種入校手續,孩子則優哉遊哉,輕鬆自在,孩子自我鍛鍊的機會就在過分保護下被剝奪了,###編《教育:我們有話要說》,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9,第89頁。這樣同時也使一些沒有經受過挫折的孩子心理特別脆弱。

對於此,很多中產階層父母其實是有所反思的。N10是一位文化工作者,說:“我們(對孩子)的關注其實是有功利性的,我們總是希望他的成績好,其實小孩需要的關注不是這個。也許成人和小孩需要的關注是有違背的。所以我也在努力去適應他,像現在他回家看電視我也儘量地剋制自己不去說他,小孩子也應該有他自己的娛樂。如果不注意的話小孩子就會逆反,就會厭惡。”她跟我談到了她朋友的孩子,一個學習成績一貫很優秀的小孩,次次都是第一名,而且好多都是免考,但是這個小孩在小學五年級的時候他開始厭學,不肯上課。家裡人也都不知道原因。後來老師就找家長談,又找小孩談。最後向孩子保證,不給他任何壓力,讓他去聽課,不給他做要求,結果他就自動地學了好多課。不再是由家長逼著他去上課,而是他自願地選擇了好多課。他報了奧數、作文等等,學習也繼續保持了很好的名次。N10深有感觸地說:“學生逆反的不是家長為我選擇了什麼課,而是家長的態度,就是你為什麼要為我選擇這麼多課,實際上他自己也會去選擇這些課,但是方式不一樣,因為是自己選擇的。所以大人應該讓小孩子自己來安排一些事情,小孩子可能更能接受一些。”

但是競爭的壓力,或者說,對孩子今後生活的擔憂使中產階層父母不敢放鬆對於孩子的關注,哪怕他們自己也深知催迫下出不了人才,他們還是常常無法轉移關注的目光。N10說:“對孩子關注多了對他們有壓力,但是不關注也是不現實的,只有一個小孩,你不關注他,你關注誰呢?比方說像我家小孩,從他有時候沒有來得及丟掉的隨筆呀,小文章呀,我們也能看得出來。” 這種觀念與行為的衝突,恐怕並不只是在N10一個人身上發生。

中產階層在進行文化資本傳承時遭遇到的另一個重大事件是“高校大擴招”。前面已經談到,高校擴招始於1999年,為應屆高中畢業生提供了更多的受高等教育的機會,滿足了公眾對於高等教育改革的渴望,但是,當“大學生”不再像改革初期那麼“緊俏”或者說“吃香”的時候,文化資本的競爭不光是是否接受過高等教育,是否上過大學,而是上過什麼樣的大學,是不是名牌大學,而且,高校門檻的降低也導致求職門檻的提升,人們心目中接受教育的年限也從過去的大學到了現在的碩士、博士,中國進入了“文憑社會”。這樣的結果是促使家長花更多的錢去擇校,想方設法讓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而不是滿足於考上一所大學。

在我們所做的訪談中,W8如此說:“按目前的目標,(女兒)最起碼應該是碩士。現在本科已經很難找到工作。作為一個姑娘來講,只有靠文憑才能把門敲開。至於做得怎麼樣就要看你的實力了,有這個

目錄
蒲公英的半海天賜賢妻傻妃無良:腹黑王爺買一送一屌絲逆襲,我讓聖人入輪迴上邪之有隻帥哥在我家(全)幸福光之美少女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