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書架
首頁 > 遊戲競技 > 西域餘聞 > 第3部分

第3部分(第1/5 頁)

目錄
最新遊戲競技小說: 開局一顆定海珠,給我砸!全民領主:開局一座移動城鬥羅殺星,從武魂殿砍到神界中樞遊戲神豪,我氪金多億點怎麼了?NBA之格鬥天賦加滿超巨都慌了開局SSS級天賦,裝備全是史詩詭異降臨到我身邊進入FPS遊戲並且火力無限遊戲:靠吸收物品來升級的商人全民求生:我的蛇姐超級強我被困在仙俠遊戲中規則怪談:我天生反骨苟到最後開局扮演卡莎,老婆竟是我自己?網遊:我的血量有億點點多足球:開局馬競,成為門神爆幣幣幣幣幣幣幣幣幣幣幣幣幣幣施法永久加法強,我聖光百億增幅執子洪荒惹他?他隱藏職業,一人屠一城!團寵之路,從貓開始

《舊唐書》記載:

京師始識其味。

除卻一部分寵臣能分賜到西域朝貢的葡萄酒之外,此前身在京都的人們都還未曾嘗過葡萄酒的滋味。

葡萄美酒夜光杯。

唐詩這樣吟詠葡萄酒。在京都的酒家就能喝到葡萄酒,這大概是在收並高昌之後,也就是7世紀後的事。雖可稱得上普及,但葡萄酒肯定仍比其他酒昂貴。

英國波斯學會的雜誌《伊朗》於1963年發行了第一期。上面登載了貝希爾·格雷撰寫的論文《8世紀至15世紀波斯對中國美術之影響》,開篇有如下記述:

亞洲圖案設計的兩大中心分別是波斯和中國。

作者沒有把印度列為另一個亞洲圖案設計的中心,必有一定的根據。特別是從相互影響與交流的觀點來看,中國與波斯的聯絡似乎更為緊密。

格雷認為,人們以往多注重東方對西方的影響,反之則鮮有論述。然而這是著眼於陶瓷得出的看法,我認為從整體來看,則未必如此。在歐洲的學者中,有不少人贊成幾乎整個中華文明都起源於西方的論調。日本自明治以來也出現激烈偏向歐洲的傾向,其中一個變形,體現於歷史上過度地注重西方文明的潮流。

這些姑且不論,葡萄藤蔓花樣應當可以作為一個自西向東流的文化象徵。在雷紋、雲紋、回紋等固有圖案之中加入葡萄藤蔓或配有葡萄串的花紋之後,中國人的生活得到了更加華麗的裝飾。這種圖案傳到日本後被稱為唐草紋,也許因為中國在這裡起到了東西方接力的作用,所以才在名稱中用了“唐”這個字眼。

葡萄紋樣作為一種圖案傳到了日本,但葡萄本身究竟是何時被帶到日本的呢?傳說在行基(668—749)創作的那些藥師如來像中,部分塑像右手所持的就是葡萄。如果說在行基的時代葡萄已經傳到日本的話,很可能是由某個遣唐使帶回的。

日本的葡萄栽培以甲州雨宮勘解由為始。據說他在野外發現一株優良的野生葡萄,將其連根掘起,移植於園中,精心培育。這是平安時代末期文治二年(1186)年的事。雨宮勘解由發現的野生葡萄,會不會是遣唐使遺落的葡萄種子繁育的呢?

近來市面上常常見到無籽葡萄,這個品種出現於何時?清朝乾隆帝(1736—1795年在位)的詩作中有一篇以《奇石蜜食》為題的作品。據說這個名字原本唸作“奇什米什”,在維吾爾語中指的是一種綠葡萄。詩中寫道:

本來無子根何託,

雞卵誰先辨豈窮。

由此可知,“奇石蜜食”即無籽葡萄。詩的意思是無籽如何生根,進而聯想到這與辯論雞卵誰先一樣,是個沒有窮盡的論題。

在西域鄰近中國一帶,過去並沒有無籽葡萄,直到數百年前(自乾隆時代算起)才從布哈爾(今烏茲別克布哈拉)傳入。同一首詩中還有這樣的詩句:

苑中初熟綠葡萄。

可見當時北京的禁苑之中已經種植了無籽葡萄。

而今吐魯番產的葡萄多為無籽品種。如馬*葡萄,當地人都是連皮一起食用,說來馬*葡萄的皮的確很難剝。多年前,吐魯番的葡萄曾試驗性地出口日本,也許是數量太少的原因,幾乎沒有聽到什麼反響。

三 石榴:西域植物的風景(1)

前文說到無籽葡萄也被稱為“奇石蜜食(奇什米什)”,只取中間兩個字便是“石蜜”。根據《本草綱目》的解說,似乎石蜜是指冰糖。不過,也有人認為,同樣是“石蜜”這個詞,在某個時期是指“奇石蜜食”。據說在魏文帝(220—226年在位)的詔書中,曾把南方的龍眼、荔枝和西域的葡萄、石蜜並列。龍眼和荔枝都是水果,與之同列的必然也是水果。或許,3世紀初,石蜜就是指無籽葡

目錄
焚天道主穿越女尊之假鳳追凰太傅的日常落霞悽風傳穿越之紅塵奇英魔魂啟臨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