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書架
首頁 > 遊戲競技 > 中國文人的另一種思路 > 第1部分

第1部分(第1/4 頁)

目錄
最新遊戲競技小說: 我重生在遊戲釋出前一天衝榜拿首殺,戰力等級都第一穿成早死的炮灰原配我怒嫁反派足球的眼淚滿朝名臣,你讓我怎麼做昏君?山的那邊,刻著巔峰IG之名!詭異:快跑,他踏馬開了!王者:英雄超標?我真拿他上分!修仙:從靈農開始肝經驗全民:死靈法師,站著就是輸出艾澤拉斯的奧術師LOL:超神之路nba:我狂暴後衛,暴打庫裡網遊:蟲神炮手,主宰星河王者:我就一替補,首發們都慌啥花滑奪冠之路從甲午開始殺敵爆裝超時空teacher之城市之光驚懼夢魘遊戲:巔峰屠皇神級遊戲,我獨獲超S級天賦!

一切從人的解放開始(1)

——謹以此文紀念改革開放三十年

20世紀70年代末鄧小平倡導的“思想解放”運動,在中國思想史、文化史乃至中國整部20世紀史上,其規模及深遠的社會影響,我認為大大超過“五四運動”。那不是啟蒙式的、由少數文化精英舉著“賽先生德先生”大旗掀起的思潮,而是一種迸發式的,是普遍受到長期壓抑後的普遍噴薄而出;不僅鬆動了思想上的鎖鏈,手腳上的鐐銬也被打破,整個社會突然產生一種前所未有的張力。從高層和精英人士直到普通老百姓,中國人幾乎人人有話說。更重要的是那不止於思想上的解放,一切都是從人的解放開始。沒有人的解放,便沒有思想的解放。所以,人們才將那個時期稱之為“第二次解放”,並且我以為那才是真正的“解放”。

直到1978年底,我還在銀川市附近的南梁農場勞動。職業是“農業工人”,而身份卻很複雜,頭上戴著好幾頂“帽子”。為什麼說“好幾頂”呢?頭上戴著幾頂帽子自己都不知道嗎?難道我是傻瓜或腦袋麻木?當然不是。但那時我確實不清楚。現在我們就來算一算:一頂是“右派分子”帽子;一頂是“反革命分子”帽子,這兩頂帽子是“實”的。“實”的意思是有正式檔案收進個人檔案的。可是什麼叫做“正式檔案”,直到今天我仍不清楚。

當我在電腦上輸入這些字句,想表述明白,讓現在50歲以下的讀者能夠理解的時候,我突然感到無能為力。這要比寫小說困難得多。雖然小說有想象的、虛構的成分,但我的寫作能力基本還可以勝任,這有我出版的多部小說為證。可是,如果限制我發揮想象力,不加一點虛構地描述那個荒謬的年代,真實地反映那一段歷史,我必須絞盡腦汁字斟句酌,仔細推敲。可是,我發現,這一來,我就陷入了要步步為營的迷魂陣。因為,從上世紀50年代開始,漢語就逐漸被搞亂了,漢語的詞語逐漸失去原本的意義而被另一種“嶄新”的意義替換了,更有大量的詞語變得粗糙,變得模糊。其實,我們現在說的“撥亂反正”,有很大部分在於詞語上的“撥亂反正”。其中很多我們已經“反正”過來了。正因如此,所以現在我用同樣的詞語來表達就會讓今天的讀者難以理解。那是完全不同的兩種語言系統,雖然使用的是同一個詞,可是其詞義往往不亞於古文和現代語文之間的差別。孔子說了句“唯女子與小人為難養也”被置疑了上千年,就因為“女”在古文中常作“你”和“你們”解,而現代漢語只當“女性”和“婦女”講,所以孔子在地下至今不得安身。因而,我覺得寫這篇文章要比寫小說吃力,在我企圖說明一個問題的時候,我還要把這個問題所涉及到的詞語也加以解釋。

同時,作為一篇個人記錄,我也不想從已經披露的歷史材料中搜尋依據,雖然這已經很方便,敲敲鍵盤點點滑鼠即可,並能減少難度且更為可靠。可是那樣一來,文章就成了資料的堆積,失去感覺和感受的色彩,而我正是要寫一代甚至兩代人的真實感受。現在披露的歷史材料包括種種紅標頭檔案,在當時都是極其神秘的,只有極少數人掌握,絕大多數人只能受其擺佈,即使陷入絕望的境地也莫名其妙,無處求告。所以,我以下的文字可能與歷史資料有出入,但它雖非“歷史”卻是“史實”。這是讓歷史學家永遠頭疼的難題:“歷史”往往與“史實”不同。

譬如,就拿那時的“正式檔案”來說吧。如果今天的中青年人用今天“正式檔案”的形式去看,那絕對是非正式的,是個笑話。可是,我說中國人就曾經生活在那種“非正式”的“笑話”之中,而且長達近30年之久,今天的中青年讀者又會把我的話當作笑話。難就難在這裡。

且讓我用事實來說話吧。

首先,是由誰來決定某某人是“右

目錄
銷魂倚天神鵰(無頭騎士異聞錄同人)倔強狂神6·狂神之巔(全文完結)天國之門都市大仙君萌娘守護者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