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書架
首頁 > 遊戲競技 > 鍾宜霖雜文選 > 第4部分

第4部分(第1/4 頁)

目錄
最新遊戲競技小說: 我重生在遊戲釋出前一天衝榜拿首殺,戰力等級都第一穿成早死的炮灰原配我怒嫁反派足球的眼淚滿朝名臣,你讓我怎麼做昏君?山的那邊,刻著巔峰IG之名!詭異:快跑,他踏馬開了!王者:英雄超標?我真拿他上分!修仙:從靈農開始肝經驗全民:死靈法師,站著就是輸出艾澤拉斯的奧術師LOL:超神之路nba:我狂暴後衛,暴打庫裡網遊:蟲神炮手,主宰星河王者:我就一替補,首發們都慌啥花滑奪冠之路從甲午開始殺敵爆裝超時空teacher之城市之光驚懼夢魘遊戲:巔峰屠皇神級遊戲,我獨獲超S級天賦!

是出於同###之嫉妒,還是請各位男士自行去評說吧。

2001.9.3.北京

出名的悲劇

(注:我寫這篇文章的時候,現在這些80後都還沒出來呢,現在看到郭韓什麼的那麼火,真不知道是悲劇還是喜劇……)

“出名須趁早”這句話最早出自張愛玲,她自己就是一個成名甚早的典型,然而卻不幸應證了傅雷的預言:“天才與奇蹟在中國並不罕見,只是往往到最後都沒有什麼好結果。”

傅雷的話聽上去很悲觀也很荒誕,既然是天才,那應該都是眾人敬仰的,怎麼還會沒個好結果呢?然而這正是中國人的習慣。如果一個人本來是個天才,然後又很順利地很早就出了名,看上去似乎是一件好事,事實卻是這樣往往會毀了他。近的就不說了,撿一個遠的說,那個叫仲永的,五歲成名,應該是成名趁早的了吧?後來又怎麼樣了呢?——“泯然眾人矣。”

所以我一直認為,出名早非但不是一件好事,反而是一樁大忌。雖然每個人都渴望出名,每個人也都想出名要趁早,趁著年輕,但是這樣的急功近利往往毀了很多人。“我只要出名就好”,已經有很多想出名想昏了頭的人毀在了這面大旗下,比如衛慧,倒的確是出了大名,只可惜是臭名昭著。再比如韓寒,我倒是很希望他成為一個天才,怕就怕又出來一個新仲永。

年輕的時候出名,可以最大程度地滿足女人的虛榮心,以及男人的成名立業的功利心,但人在出名後容易變質,或者在名利下眩暈不知所向,這種情況自古不乏。道理其實很簡單:出名以後,所有的事情就都不是由你可以控制的了,你自己在這樣的環境下也很容易發生本質的變化。

現在的社會比從前更浮躁了,也更加考驗一個人對功利心的抵抗程度,或者說是自身的定力。當然我不是說就一定不要出名,出名是社會對你的一種肯定和褒獎,當然是好事,我說的是“出名須趁早”絕不是那麼簡單。相對而言,我一向很欣賞古人“淡薄名利”的胸懷。其實出名和成為天才一樣,都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很多人一輩子也沒想到自己能出名反而名垂千古,這樣的例子多了,像梵高,還有曹雪芹,都是一輩子也沒出名,窮困潦倒。所以與其“出名須趁早”,倒不如“###把浮名換了,淺斟低唱”來得真切。

不是我的悲觀,在這個功名浮躁的社會里,對於一個真正的天才來說,出名其實往往是一個悲劇。說到這個問題,我倒是很欣賞李書磊說過的一句話:“世人往往崇拜著死去的天才,而忽視活著的天才。人們都說自己是天才的崇拜者,要把孩子也要培養成未來的天才,然而事實卻經常是:人們幹掉天才,然後把孩子教育成我們自己的樣子。”

北京。 電子書 分享網站

色相與思想

現在“美女作家”這個詞已經徹底地成了一個貶義詞。比如你想要罵誰,就可以說:“這是一美女作家!”按我理解這就是罵人呢。其實要說本來,美女是一個褒義詞,作家也是一個褒義詞,怎麼這倆放一塊兒現在就成了這種罵人的效應呢?——還不都是那些既非美女也非作家的“美女作家”惹的禍!

問題是也不知是招誰惹誰了,就因為我是一女的,也寫點東西,前不久我就被人這麼著“罵”了。可能是人家覺得這詞挺好的,也不知道文壇這些亂七八糟的忌諱,生在一篇捧我的文章裡把我說成是美女作家。好嘛,這下熱鬧了,弄得我百口莫辯,好長時間不敢見人。更有電話飛快地打來:“喲,你怎麼都成美女作家了?那可是一條大棒啊!”後來在王府井書店簽名售書,人家來了也是第一句話就問:“誰是美女作家?”嚇得我半天不敢說話,說了,人家說你這不是自己承認了嗎?可要不說呢,明明是在那裡賣書來著,我在那兒幹嗎呢我?鬧

目錄
銷魂倚天神鵰(無頭騎士異聞錄同人)倔強狂神6·狂神之巔(全文完結)天國之門都市大仙君萌娘守護者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