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書架
首頁 > 遊戲競技 > 藝術與癲狂 > 第15部分

第15部分(第1/4 頁)

目錄
最新遊戲競技小說: 進入遊戲世界終於輪到我玩養成!我家戀愛選項不對勁網遊:身為奶爸一刀999很合理吧?一世容安重生:遊戲才剛出,你怎麼就亂殺世界RPG之大穿越異世玩魔獸網友我重生在遊戲釋出前一天衝榜拿首殺,戰力等級都第一穿成早死的炮灰原配我怒嫁反派足球的眼淚滿朝名臣,你讓我怎麼做昏君?山的那邊,刻著巔峰IG之名!詭異:快跑,他踏馬開了!王者:英雄超標?我真拿他上分!修仙:從靈農開始肝經驗全民:死靈法師,站著就是輸出艾澤拉斯的奧術師LOL:超神之路nba:我狂暴後衛,暴打庫裡

象……轉引自《藝苑趣談錄》第158頁。

1 “極幻極真,愈幻愈真”(3)

A�托爾斯泰述說他如何用功發展自己的文學技巧時寫道:“我開始學習看,就是學習產生幻覺。後來,我自己便發展了這種能力,達到如是清晰的境地,甚至當我回憶時,時常把已有過經歷的和現在所想象的材料摻混在一起了。”轉引自《高等心理學》第180—181頁。他認為:“每個作家對自己要寫的東西都應當達到產生幻覺的地步。應該在自己身上發展這一素質。”《論形象思維》第162頁。

鄧肯甚至把幻覺看做她創作的源泉。當她聽音樂的時候,她能夠把“音樂的光芒和顫動湧入內心這個獨一無二的源泉——在那裡它們反映為心靈的幻覺,不是大腦的反映,而是心靈的反映,從這個幻覺出發,我能夠在舞蹈中把音樂的光芒和顫動表現出來”。《鄧肯自傳》第80頁。

畫家作畫,也常常藉助幻覺。我國宋代畫家宋迪談作山水畫時說:“先求一敗牆,張絹素訖,朝夕視之。既久,隔素見敗牆之上,高下曲折,皆成山水之象,心存目想:高者為山,下者為水,坎者為谷,缺者為澗,顯者為近,晦者為遠。神領意造,恍然見人禽草木飛動往來之象,瞭然在目,則隨意命筆,默以神會,自然景皆天就,不類人為,是為活筆。”轉引自《美學散步》第63頁。

達·芬奇在他的《筆記》中也有一段類似的議論:“假如你凝視一堵汙漬斑斑或嵌著各種石子的牆,而正想構思一幅風景畫,那麼你會從牆上發現類似一些互不相同的風景畫面,其中點綴著山、河、石、樹、平原、廣川,以及一群的丘陵。你也會看到各式各樣的格鬥,許多人物的疾速動作,面部的奇異表情,古怪的服裝,還有無數的事物,這時候你就可以把它們變化為若干個別形象,並想象出完美的繪畫。”轉引自《藝苑趣談錄》第136頁。

作畫沒有幻境,畫就不能傳神,對畫家來說,“境由心造”不但是可能的,而且是必要的。中國畫講意境,而意境常常如夢幻之境。

這種幻境在詩詞、散文等各種體裁的文藝作品中也是極為常見的。如李白的《夢遊天姥吟留別》是直接寫夢幻之境的,固不必說了,就是寫實境的《蜀道難》那豐富的想象中,難道就沒有錯覺和幻覺?如“白髮三千丈,緣愁似個長”,“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杜詩《醉時歌》:“燈前細雨簷花落,但覺高歌有鬼神”,《古柏行》:“霜皮溜雨四十圍,黛色參天二千尺”,以及“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造化鍾神秀,陰陽割昏曉。蕩胸生層雲,決眥入歸鳥。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等等,也同樣存在著不同程度的幻覺。范成大《遊峨眉山記》寫到他“復登巖眺望”,“巖後岷山萬重”時,竟有這樣的發現:“山綿延入天竺諸蕃,相去不知幾千裡,望之但如在几案間,瑰奇勝絕之觀,真冠平生矣。”其為幻覺更是無疑了。再看下面一段描寫秋夜的散文:

一到半夜,照例就醒,醒了不覺就悄然。窗外有蟲叫著,低低地顫動地叫著,仔細一聽,就是每夜叫的那條蟲。

我不知於什麼時候哭了,低低地顫動地哭了,忽而知道,這哭的不是我,仍是那個蟲。轉引自《夏丏尊文集》第81—82頁。

這也是真中有幻,幻中有真。 txt小說上傳分享

1 “極幻極真,愈幻愈真”(4)

魯迅的小說《白光》,也藉助於幻覺描寫來揭示人物的內心世界。小說擷取了陳士成一天生活的一個橫斷面,寫他清早進城觀看縣考榜文,又一次名落孫山的內心體驗。這個頭髮都斑白了的老童生,已經是十六回進考場了,而今“雋了秀才,上省去鄉試,一徑連捷上去”

目錄
芙蓉王妃花轎錯嫁都市醫武至尊王妃難寵(下)崇禎七年說笑之劫數亮劍:支援抗戰,從過草地開始!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