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書架
首頁 > 科幻靈異 > 清明上河圖密碼5:隱藏在千古名畫中的陰謀與殺局 > 第2頁

第2頁(第1/2 頁)

目錄
最新科幻靈異小說: 末世來臨開局撿到神級晶體地獄歸來,真千金吊打豪門圈高武:我有一個合成欄宇宙盡頭:極限小與無限大蒼穹任遨遊重生末世:我的女神軍團無敵了國運:從末世開始帶飛大夏開啟病弱模式我在暴力城市當刑警末世,我靠雙系統封神重生之末世孤狼天地異變:我家玉樹要吃我末世小飯館末世:從校花開始我覺醒無限異能我穿成兇案現場了暴富超市:我在小世界狂賺億點點重生!我搬空了未來老公的倉庫重生之天災救贖三更夜話科漫奇旅

直至宋太祖平定天下,動盪才得歇止。大宋不立田制,沿襲兩稅法,土地自由買賣,只依照田產,分夏秋兩次收稅。朝廷清簡,百姓安業,幾十年間,天下漸臻富庶。

富則多欲,奢則多驕。宋初儉樸之風漸趨奢靡,冗官、冗兵、冗費令朝廷不堪重負。而富貴之家,依仗權勢財力,不但廣佔田地,更借諸般名目,隱匿田產,逃減賦稅,甚而將賦稅轉嫁於窮戶貧民。積重之下,不得不變。

神宗時,王安石推行新法,其中最緊要一條為&ldo;方田均稅法&rdo;,重新丈量天下田土,按各戶實有田地,繳納賦稅。此法雖有益於窮民,卻招致豪戶怨怒,因而難以推行。新法舊法幾經更迭,到徽宗時,重用蔡京,再度推新法,天下賦稅由此大增。

後有宦官楊戩,推出&ldo;括田令&rdo;,搜檢荒山、退灘、淤地、湖澤,盡都歸為公田,勒令百姓租佃,強徵稅錢。其後,更檢視民田契書,追根溯源,層層追查買賣來由,由甲至乙,由乙至丙,由丙至丁……直至尋見缺誤,便加重租稅,甚而收為公田,招人承佃。

&ldo;括田令&rdo;由汝州開始,繼而擴延至京東、京西、淮北、淮南,破產流離者難計其數……

風篇 劣童案

第一章 屯

屯者,結之不解者也。結而不解,則亂;亂而不緝,則窮。

‐‐司馬光《溫公易說》

宣和三年,清明正午。

虹橋那邊喧鬧起來時,王盉和三弟正坐在趙太丞醫館間壁外牆的石臺上歇息。這時麗陽高照,春日正好,王盉心底卻仍忐忑不寧:自己咒死了一個孩童。

王盉今年已六十二歲,卻身形高大,腰背直挺,鬚髮依然濃黑。他家在二百里外拱州襄邑縣一個叫皇閣村的村莊。他們是寒食前一天動身,步行三天,昨夜才到的京城。同來的還有兄長、堂弟、妹夫、侄子、堂侄、堂孫。人多,不好投親友,他們照舊在汴河北岸崔家客店擠了一宿,雖然髒臭,房錢卻少些。

王盉揣著心事,一夜沒睡安穩。由於清早要進城拜祖,還得儘快趕回到虹橋,辦那樁不能讓人知曉的要緊事,他強振起精神,早早起來,喚醒眾人,向店家討了熱湯水,吃了點自帶的炊餅,便領著眾人一同進城,趕到望春門外的朱家橋。

上了橋,一眼便能望見左岸邊有座大宅院,門宇雄闊,樓簷蒼峻,尤其中庭那三株百年古槐,樹身挺拔,新枝鮮茂,樹冠掩過了樓頂。王盉在橋頭站住了腳,望著那宅院,心頭一陣翻湧。

這是王盉祖上故宅,天下有名的&ldo;三槐堂&rdo;。而他們王家,也被譽為&ldo;本朝第一故家&rdo;。

王盉的先祖王祜,生於唐末,為人倜儻,辭氣俊邁,以文辭名動京師,歷仕後晉、後漢、後周,大宋開國,拜監察御史。王祜為人忠直,做了許多仁義之事。有回,太祖皇帝差遣他伺查名將符彥卿動靜,並許以宰相之職。王祜卻勸諫道:&ldo;五代之君,多因猜忌殺無辜,故享國不永,願陛下引以為戒。&rdo;太祖聽後大為讚賞,此舉不但讓符彥卿一人倖免,更於大宋不殺大臣、不因言治罪之仁政,也有獻策之功,世人都稱王祜有陰德。

王祜將家安在望春門外,親手種植了這三棵槐樹,並說:&ldo;吾子孫必有為三公者。&rdo;果然,其三子後來全都位登顯宦,功績卓著。尤其是次子王旦,真宗朝時被拜為宰相,柄用十八年,為相整一紀,聲名隆極,歿後從享於帝廟。此後,王家名士輩出,賢才競現,成為當世望族。

王盉便出生在這宅子裡。

那時還是仁宗末年,世風淳和溫善。王家更

目錄
最後一個風水師人頭面具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