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書架
首頁 > 遊戲競技 > 家長教育孩子的秘密--人性教育 > 第10部分

第10部分(第1/4 頁)

目錄
最新遊戲競技小說: 進入遊戲世界終於輪到我玩養成!我家戀愛選項不對勁網遊:身為奶爸一刀999很合理吧?一世容安重生:遊戲才剛出,你怎麼就亂殺世界RPG之大穿越異世玩魔獸網友我重生在遊戲釋出前一天衝榜拿首殺,戰力等級都第一穿成早死的炮灰原配我怒嫁反派足球的眼淚滿朝名臣,你讓我怎麼做昏君?山的那邊,刻著巔峰IG之名!詭異:快跑,他踏馬開了!王者:英雄超標?我真拿他上分!修仙:從靈農開始肝經驗全民:死靈法師,站著就是輸出艾澤拉斯的奧術師LOL:超神之路nba:我狂暴後衛,暴打庫裡

我們往往“中”理解為“折中”,把“庸”理解為“平庸”。其實,這是對中庸的極大誤解。何為“中庸”?如朱熹所言:“中者,不偏不倚,無過不及之名。庸,平常也。”“中”就是“不偏不倚,無過不及之名”,就是要關注事物的兩極而尋求平衡而使事物達到恰到好處的狀態。“庸”也並非指“平庸”,而是指平常、自然而然。所以,中庸可以解釋為很自然、很平常的把事情做到恰到好處的平衡狀態。一件事情,最難的不是把它做成功,難的就是做到剛剛恰到好處,而要自然而然的就做到,並非刻意為之那就更難了。為什麼很多人事情是做成功了,但卻惹得一身騷或是眾叛親離或是落得“木秀於林、風必吹之”的結局,就是因為沒有把事情做到恰到好處。所以,“中庸”不但不“平庸”,反倒是一種積極進取的人生態度,是一種力求平衡以達和諧的大智慧,是把握萬事萬物的最高指導原則。而今,我們理解“中庸”也沒有必要再侷限於儒家的道德形成的方法和原則,而應該看作是我們為人處事、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一種人生智慧。

可以講,受過中庸思想教育,能夠在生活中為人處事時考慮到中庸的人,必定能夠比別人更能全面的看待問題、考慮問題,無論是人際關係還是事情本身都會比別人處理得更好。所以,儘管“中庸”的境界很難達到,但作為一種人生智慧,在追求這一境界的過程中必定會使我們的思維更為全面,更有平衡意識,這樣,事情成功的機率也必將大大提高。

而對於孩子的教育而言,更當從小灌輸,使其從小就有這樣一種意識,這樣,在孩子的人生旅途中才會不斷去感悟,漸漸內化這一思想,使之成為其為人處事的方法和原則。然而,遺憾的是由於家長長期以來對“中庸”思想的誤解,使得在對孩子的教育過程中已經很少涉及。缺乏“中庸”教育的人正如孔子所言:“不得中行而與之,必也狂狷乎!狂者進取,狷者有所不為也。”此處,“狂”指狂妄,“狷”指拘謹,也就是說,缺乏中庸教育的人往往走這兩個極端。完全是現階段很多孩子生存狀態的真實寫照。現階段的孩子是最喜歡走這兩個極端的,要麼對事情、對人生處於一種無所謂狀態,一切都不在乎;要麼競爭意識極強,把事情的成敗看得比一切都重要,在奮鬥的過程中不顧他人感受,極度自私,只要與自己的目標、自己的利益相結合的事物都極其在乎。不在乎所帶來的是渾渾噩噩、得過且過;太在乎所帶來的往往是作要麼繭自縛、怨天尤人,要麼輸不起,要麼為達目的不擇手。顯然,這兩種狀態都不是家長願意看到的。

如何對孩子進行“中庸教育”呢?誠然,這是一個很大的話題,因為萬事萬物都可以用“中庸”思想來把握,“中庸教育”也可以穿插到孩子成長過程中的點點滴滴,只要注重培養孩子懂得從事物的兩極中追求平衡以達和諧的教育都是中庸教育。方法是不可能闡釋完的,我只能提供一些需要注意的方面與家長一起分享:其一、與禮貌教育相結合,教會孩子把握好自己的角色,用儒家的話來說就是要“正名”,作為孩子,在長輩面前就要有個孩子樣;作為學生,在老師面前就要有個學生樣;作為同輩,與朋友相處同樣要有同輩的樣,這樣,孩子才會形成做人的分寸意識,做人懂分寸了,做事才會懂分寸,也才“不過”。其二、教會孩子“中庸”的思考方式,凡事不要僅僅看兩端。發現孩子有走極端的現象要及時加以引導,讓孩子反思這樣的做*給自己、給他人帶來什麼麻煩,抓住孩子的問題讓孩子明白平衡的重要性。其三,不要把家長的功利意識傳達給孩子,讓孩子超越得失,明白適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現代社會功利化傾向突出,使得人們養成了計較得失的思維定勢。這樣一來,在孩子的思維裡只有成功和失敗兩極,然而,何謂成功、何謂失敗?南唐後主李煜不是也給我們留下了

目錄
芙蓉王妃花轎錯嫁都市醫武至尊王妃難寵(下)崇禎七年說笑之劫數亮劍:支援抗戰,從過草地開始!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