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書架
首頁 > 遊戲競技 > 新時代中醫文化隨筆 > 第17部分

第17部分(第1/4 頁)

目錄
最新遊戲競技小說: 海島求生:我的幸運值爆表了籃壇傳奇巨星:巔峰之路足球:重生當教練,冠軍拿到手軟打造領地太累?我有多重影分身!網遊:我獲得了即時殺戮的能力這就是通天代的含金量嗎?網遊之無雙崩壞:遊歷四方全民求生:從鬼屋開始建立黑暗帝變身女天師,生死看淡,不服就幹開局魔王配置,你卻讓我當救世主末世女神穿到求生遊戲變錦鯉網遊:我的揹包能進化聯盟之表白女神就變強海賊之最強皇副Mr3全民求生,左眼探測右眼殺戮迷霧世界:開局成為仙級煉器師你一個法師,物攻爆炸什麼鬼網遊:開服三天後無敵!王者:人在花果山,最強打野

法天地之德,以天地之德為行為原則。人也應該如此。什麼是效法天地之德呢?天地是無私的,所以效法天地之德就是效法天地的無私奉獻精神。為私不符合天道,必然會受到天道(規律)的懲罰。《黃帝內經靈樞·終始》:“無道行私,必得夭殃。”所以,從上述意義上講,中醫認為應該效法天地之德,而不是祭祀它。

祭祀與齋戒是不同的。祭祀其目的是為了祈福消災,是把希望寄託於他人,迷失了自我主人公。而齋戒則是出於尊敬而非崇拜,其目的與行為是清潔、寧靜自己的內心,反省自己,提高自己。《說文》:“齋,戒潔也。”

《黃帝內經素問·六元正紀大論》:“聖人之道……非齋戒不敢示,慎傳也。”是說要珍惜與重視大道之理,不敢輕易將大道之理展示給未經過內心的洗禮的人,要慎重傳播。

《黃帝內經素問·氣交變大論》:“所謂精光之論,大聖之業,宣明大道,通於無窮,究於無極也……非齋戒不敢發,慎傳也。”是說真正的大道之理是精湛高深的,講大道之理是偉大的事業,傳播大道,貫穿到宇宙與萬物的方方面面而沒有窮極。所以,傳播大道要慎重,不能輕易發給不經過內心洗禮之人。這裡也談到了慎重傳播大道的問題。

《黃帝內經靈樞·禁服》:“雷公問於黃帝曰……《外揣》言‘渾束為一’,未知所謂也。夫大則無外,小則無內,大小無極,高下無度,束之奈何……黃帝曰……子若欲得之,何不齋乎?”大意是說,雷公問於黃帝:在《黃帝內經靈樞·外揣》中曾經提到“渾束為一”的內容,不清楚是什麼意思。既然宇宙萬物在“氣”上是相通的,可以混化為一體,在本體上具有超越相對概念的絕對性,所以大則無外,小則無內,大小、高下沒有程度和極限,那麼又如何去區分它們呢?黃帝說:這是大道之理,要想明白老師對我們所講的這個大道內容,那為什麼不清潔內心而進行齋戒呢?

宇宙萬物在“氣”這一本體上是相通的,然而“陽化氣,陰成形”,氣聚成形,事物之間在形象上又是不同的。事物之間就是這種在本體上“一氣”,而在形象和功用上又存在差異的辯證統一關係。

2006年12月7日於北京書 包 網 txt小說上傳分享

73·偶像

中醫文化隨筆73·偶像

所謂偶像,“偶”是仿人形制成的木偶,《說文》:“偶;相人也。”偶像有兩個含義:其一是一種為人所崇拜、供奉的雕塑品;另外一個就是一種不加評判而成為盲目崇拜的物件。具有文學比喻色彩的“偶像”往往帶有尊敬、崇敬的意味,不一定帶有崇拜、迷信的意思。例如,他是我的學術偶像。而常態社會中的一些偶像崇拜則往往是盲目的、迷信的、迷失自我的。本文所討論的偶像就是針對這種。

中醫是不提倡偶像崇拜的。《黃帝內經素問·上古天真論》:“美其食,任其服,樂其俗,高下不相慕,其民故曰樸。是以嗜慾不能勞其目,淫邪不能惑其心,愚智賢不肖、不懼於物,故合於道。”大意是說,知足適應於自己的飲食、服裝和風俗,沒有名利之心,沒有地位、條件比自己好或差的感覺,只求自身的安逸、快樂與進步,這樣的人們稱為“樸”。就是因為他們內心樸實無華,所以沒有什麼貪慾,不會因為眼睛看到了什麼東西而產生奢望,內心也不會被色慾所迷惑,不盲目追尋、模仿愚者、智者或賢者,只是守持好內心本性,他們與萬物融為一體,所以不懼怕萬物。因此說他們合於“道”。

其中,“高下不相慕”和“愚智賢不肖”都是說他們沒有偶像崇拜。

《黃帝內經素問·靈蘭秘典論》:“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主明則下安,以此養生則壽,歿(mò,死)世不殆(dài,危險),以為天下則大昌

目錄
魔劍群俠傳都市主宰天下穿越進化盜墓之祭品(耽美)三年天下流氓俊娘子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