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書架
首頁 > 遊戲競技 > 曾國藩:又笨又慢平天下 > 第39部分

第39部分(第1/5 頁)

目錄
最新遊戲競技小說: 溫蔓與霍紹霆陳平耿姍姍小說區塊遊戲全民領主:開局一個破草屋戰胤和海彤楚傾歌風漓夜都市之最強狂兵陳六何沈輕舞蘇意深粟寶小說免費閱讀C羅求我別歸化,呦西羨慕哭了超級棄婿楚塵冥府拉我去求生鬥羅之雙槍絕世末日遊戲:無限合成,我即是禁忌網遊:我的隊友全是NPC!網友兩年半,野王兄弟竟是軟妹子王者:我玩啥,你們都說超標?神級煉藥師還卷啥,國家帶起飛!冰與火之鐵王座給予弱女鋼鐵之心正經在人間打醬油

曾國藩會心地一笑:“不是我託大,我向來做事求穩,凡事都經過深思熟慮,那套對付捻軍的辦法,只要假以時日,必生效果。”

“是!是!是!”

“我說到哪裡了?”

幕僚們異口同聲:“中興。”

“哦,對!”曾國藩停頓了一下,“我原本以為只要沒了戰爭,就等於站在‘中興’門外,想不到……”

他所謂的“想不到”,其實早有血淋淋的現實擺在有憂患意識的人眼前,他只是不忍看得那麼透罷了。

大清帝國當時已如百餘年的茅草屋,四面透風,搖搖欲墜。帝國內部,太平天國雖然被鎮壓,但各地起義仍接連不斷,敲打著大清帝國的神經,紫禁城中,慈禧以中下之智、上上之慾統治著這個帝國,她只能讓它變得更壞。帝國外部,自1840年鴉片戰爭以來,西方列強就不停地搜刮它的財富。曾國藩在剿捻時路過各地看到村莊乃至城市的破敗時,悲痛欲絕,這哪裡還是個帝國,簡直就是敗絮。

在曾國藩看來,外部的敵人永遠不是問題,於是他輕描淡寫地提出“師夷長技以制夷”。他樂觀地認為,只要學了西方的武器改練軍隊,同時自己也製造洋槍洋炮這些近代武器,就能抵禦地方列強的攻擊。在此基礎上,再深入鑽研和了解西方技術,假以時日,完全可以打敗那群鬼子。

他看不到西方的成功是因為制度,而非武器。這種天真之想,讓他第一個在中國建立了西方武器製造廠,也是他,派出了第一批留學生。

在他的鼓吹下,當時中國很多人都把眼睛瞄向西方,學習西方的先進技術,這就是我們今天所稱的“洋務運動”。“洋務運動”歷經二十餘年,結果在和日本的甲午戰爭中暴露了它的毫無效果。

其實,“師夷長技以制夷”是個偽命題。“師夷長技”的目的是“制夷”,而不是讓自己絕對強大起來,一旦夷狄沒了,那些“長技”必被取消。滿洲人入關後,拒絕使用火器就是明證。滿洲的統治者似乎很精明,他們認為一旦火器普及會動搖其統治,但如你所知,這是小農思維。當他們面對西方列強的堅船利炮時,才發現了自己的差距,但悔之晚矣。

曾國藩覺得,最大的危險往往來自內部。這也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攘外必先安內,內部不穩,是絕對的不穩。至於外部,不過是肘腋之患。對於如何處理內部,曾國藩毫無信心。本來,他認為吏治清明是重點,可正是他本人一直在破壞吏治。

擔任兩江總督後,曾國藩在其轄區內把他認為的貪官汙吏統統撤掉,換上自己認定的好官吏。但這些人到任後並未給曾國藩增光,相反,他們變本加厲,比從前的官員還要貪腐。

曾國藩極為痛苦,卻束手無策,原因無他,主要是這些官吏不是他的親信,就是他親信的親信;不是他親手所保舉,就是他保舉的人所保舉。所以他明知問題很大,非整頓不可,卻無法下手,只能裝聾作啞。

那個後來在“洋務運動”中成為標誌性人物的丁日昌,在江蘇常州做官時,打著洋務運動的旗號橫徵暴斂,貪汙腐化。有幕僚提醒曾國藩,若想整頓江蘇吏治,必須首先從丁日昌開刀。

曾國藩長嘆一聲說:“丁日昌橫徵暴斂,是在給李鴻章提供剿捻軍費,即使再壞也不能去掉。”

幕僚也長嘆一聲說:“那就只能讓吏治繼續敗壞下去了。”

吏治腐敗,讓曾國藩漸漸失去“中興”的信心,“中興”的口頭禪也慢慢從他嘴裡消失不見。一次,某個幕僚對他說:“天下大勢合久必分,只不過現在皇帝的威權很重,割據風氣還未形成,除非中央政府首先爛掉,否則不會出現國家土崩瓦解的局面。”

曾國藩不無憂慮地說:“中央政府好像正在爛掉。”

幕僚道

目錄
奴家親親是誰撿到我的心神鵰之血修逆天無雙冥仙(牛仔)恭喜王爺之王妃有喜啦愛轉乾坤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