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部分(第1/5 頁)
在這震天的喊殺聲與金戈撞擊聲下,是燕王府八百名護衛奮勇殺敵。以及陡失指揮的朝廷兵馬戰死的戰死。逃竄的逃竄,而那些無心念戰者竟大開北平城門。拱手相讓給燕王以退守至冀州、居廟關等地!
這時雨“僻裡啪啦”地越下越急,天也將亮了,八百名燕王護衛竟己攻下北平九座城門。
霎時間,一片混亂的北平城。響起了重歸燕王麾下三軍的歡呼。
這響徹雲霄的歡呼聲。乘著風。穿過雨。直達策馬疾馳的儀華耳中。
燕王!燕王!燕王!
儀華耳畔嗡嗡隆隆地全是歡呼“燕王”之聲,她喜不自禁,不知言語,也不知自己在想什麼,她只是一邊流淚。一邊揚鞭催馬。向北平城駛去!
黎明破曉,雨過天晴。天地間第一抹金光穿過北平九座古老的城門。直照在燕王府大門前“端禮門”三字牌匾上。
而在這端禮門前,是軍容整肅,旗甲鮮明的三軍。
他們每一個人都凝目望著臺階上,仿如過往每一次出征塞外一樣。是那麼虔誠的望著他們的主帥一一燕王朱棣!
朱棣一身濺滿血漬的黑衣戰甲,手握腰間佩劍長身立於臺階上,他神色肅然,目光巡視著追隨他的親兵護衛與歸順他的北平七衛。
猛然間,他振臂一揮佩劍:“祖訓雲‘朝無正臣,內有奸惡,必訓兵討之,以清君側之惡’。今朝廷內有奸黨迷惑聖聽,本王奉天行討。勢要清君側。保社稷!”
鏗鏘之聲落,三軍振臂呼應:“清君側。保社稷!”
呼聲震天撼地,“燕”字旌旗招展。
“嘶——“一聲馬叫淹沒于軍呼聲中,誰也沒看見三軍之後,一匹白馬之上,一個素服女子正看著這一幕,看著臺階上那個她再熟悉不過的身影。
望著那個身影,她想象眾將士一樣放聲吶喊,大喊一聲“朱棣”,讓他看見她。讓他知道震撼人心的一刻,她與他同在。可張口無聲。只有眼睛再次模糊,淚水滑落臉龐。
淚水朦朧間。儀華忽感一道強烈不可忽視的目光壓在身上。她心中一頓,趕緊揩乾淚水。凝眸一看一一是他!
是朱棣,隔著吶喊的三軍。與她搖搖向望。
這一刻。阻隔之間的三軍彷彿瞬間消失。瀰漫在風中的血腥味也不在了。只有他與她的對望……
第264章 借兵
七月初七,燕王八百將士勇奪北平九門。
七月十九,燕王佈告天下,指齊泰、黃子澄為奸臣,以僧道衍為謀士,張玉、朱能、邱福等為將,舉兵“靖難”。
七月二十六,燕王起兵第二十天,以北平向東迅速控制通州、薊州、密雲、遵化,向西北控制了居庸關;再以八千人馬戰勝了三萬之眾的宋忠,奪取了懷來,增兵數萬。
七月二十七,燕王舉兵“靖難”上達朝廷,朝野震盪,舉國譁然。
七月二十八,建文帝派老將耿炳文為大將軍,率軍十三萬伐燕。
八月十五,燕王夜襲雄縣,殲耿部先鋒九千,繼而又破耿炳文軍於真定。
八月二十九,聞老將耿炳文敗北,百官驚悚,建文帝迅派李景隆為大將軍,伐燕。
九月二十一,李景隆至德州,調集各路軍馬,共五十萬大軍壓境北平,於河澗駐紮。
“五十萬大軍?!”李進忠以為聽錯,驚聲重複。
馬三寶也不禁咋舌:“竟然有五十萬之眾,此戰恐不像上次與耿老十三萬大軍作戰容易。”說著,面上難得出現凝重之色。
他二人你一言我一語,聽得坐於旁的張昭兒一陣心驚,看著儀華顫聲道:“母妃,這次……”
看著他們三人無不是驚恐之色,儀華卻是不經意地笑了:“以少敵多,出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