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書架
首頁 > 遊戲競技 > 虛實之間 > 第10部分

第10部分(第1/4 頁)

目錄
最新遊戲競技小說: 進入遊戲世界終於輪到我玩養成!我家戀愛選項不對勁網遊:身為奶爸一刀999很合理吧?一世容安重生:遊戲才剛出,你怎麼就亂殺世界RPG之大穿越異世玩魔獸網友我重生在遊戲釋出前一天衝榜拿首殺,戰力等級都第一穿成早死的炮灰原配我怒嫁反派足球的眼淚滿朝名臣,你讓我怎麼做昏君?山的那邊,刻著巔峰IG之名!詭異:快跑,他踏馬開了!王者:英雄超標?我真拿他上分!修仙:從靈農開始肝經驗全民:死靈法師,站著就是輸出艾澤拉斯的奧術師LOL:超神之路nba:我狂暴後衛,暴打庫裡

很客觀地講,一個人在中國能夠撬動多長的槓桿,在西方人眼中就有多重的價值。在中國是個人物,才更有可能在美國是個人物。本科畢業以後立刻出國留學,在他們看來不過是一個跟本國學生爭奪教育資源、分享物質精神文明果實的“小不點兒”。在十分有限的條件和待遇下,很難說能否真正摸到美國的脈。

當前中國留學生越來越趨於低齡化,對於低齡出國留學我也是不贊成的。舉個很簡單的例子,當我們這群“70後”聚在一起聊《射鵰英雄傳》、《鐵臂阿童木》、“劉姥姥進大觀園”,或者小時候吃的零食玩的遊戲,大家會心照不宣地哈哈一笑,而一個年齡相仿但很早就出國唸書的人則完全不知所云。更不幸的是,美國人在一起聊的那些事,他也不一定清楚。文化上的“兩不搭”很容易造成心智的扭曲,不知歸屬何在,錯過成長過程中很多重要的東西。

當今全球的發展趨勢是成為“世界公民”。對國際化競爭的適應能力固然需要提高,更重要的是一定要有紮實的文化根基。我自己在這方面便是最大的受益者。我是一個土生土長的中國人。除了在耶魯一年,從未在國外長期生活過,但是我的國際化程度不比發達國家的同齡人差。

我有一個理論,東西方教育各佔50%對一個人的成長是最不利的,而最佳狀態是“80%~20%”。前者貌似兩邊都懂,其實對哪邊瞭解都不多,中文英文都不能準確自如地表達。對於後者,80%代表他的文化歸屬,20%代表他的國際化程度。

我表哥的兩個孩子就一度令我擔憂。他們出生成長都在加州,加州別名“華人州”,一大群有著相同背景的華裔孩子,俗稱ABC,形成一個小的社群。開啟家門,他們彼此用英語交流;在家裡,父母要求他們說中文,他們不情願;跟我在一起時,用中文也遠不如用英文聊得起勁。他們小時候在我們家住過一段時間,爸爸就像當年教我一樣,每天給他們念《聊齋志異》《一千零一夜》《荷馬史詩》,那時他們對中文還多少有些感覺。後來回到加州上學,很快就變成一口濃重的美國口音。如果他們將來能做到80%美國人加20%中國人,也未嘗不可,只是我擔心他們做不到。

我身邊有幾個朋友,曾經打算送孩子出國讀私立中學,都被我現身說法、成功阻止。現在,那幾個孩子在國內讀完名牌大學,然後出國繼續攻讀碩士和博士,學業、心態都發展很好。可見100年前就被提出的“中學為體,西學為用”,在今天又有新的意義。延伸開講,無論中學還是西學,必然要以一種“為體”,另一種“為用”,才能成為一個真正有競爭力的人。

31、耶魯,受用一生的教育

“耶魯世界學者計劃”是一個博士後專案,精英雲集。論學歷、資歷或閱歷,帶著“走後門”色彩混進來的我都只是個點綴其中的小不點兒。回國以後,我發現自己有了嚴重的“言必稱耶魯”傾向。美國登月宇航員阿姆斯特朗說:“That's one small step for man,one giant leap for mankind�”(這是我個人邁出的一小步,人類邁出的一大步。)稍加改動便能詮釋耶魯於我的意義:“這只是人類的一小步,卻是我個人的一大步。”對不起,這是個不謙虛的玩笑。我倒是相信一點,哪怕一根木頭,在那個班裡豎上一年,也能被燻出點兒文化來。

由於央視這個特殊平臺,我24歲時就已採訪過上百位國際知名人士,但與他們的接觸不外乎短暫的交談或一同進餐,我仍然只能從侷限的角度看中國、看世界。直到來到耶魯,和我的17位同學共同學習生活了一年,我才深刻感受到何謂“多元”。我們時常在會議室展開激烈討論。大戰略、城市建設、全球艾滋病的控制、能源和環保、司法改革、WTO

目錄
芙蓉王妃花轎錯嫁都市醫武至尊王妃難寵(下)崇禎七年說笑之劫數亮劍:支援抗戰,從過草地開始!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