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書架
首頁 > 遊戲競技 > 老子道德經(分類詮釋) > 第10部分

第10部分(第1/5 頁)

目錄
最新遊戲競技小說: 幻光四戰爭騎士,我能融合萬物我踢的養生足球我,神級輔助,帶領Uzi奪冠海島求生:我的幸運值爆表了籃壇傳奇巨星:巔峰之路足球:重生當教練,冠軍拿到手軟打造領地太累?我有多重影分身!網遊:我獲得了即時殺戮的能力這就是通天代的含金量嗎?網遊之無雙崩壞:遊歷四方全民求生:從鬼屋開始建立黑暗帝變身女天師,生死看淡,不服就幹開局魔王配置,你卻讓我當救世主末世女神穿到求生遊戲變錦鯉網遊:我的揹包能進化聯盟之表白女神就變強海賊之最強皇副Mr3全民求生,左眼探測右眼殺戮

意譯



道,是萬物的主宰,為善人之珍寶,不善人也能賴以得保。

 美好的言談可以獲得尊重,美好的行為可以見重於人。人群中有那品行有差的,哪能因此就拋棄他呢?所以擁立天子,設定三公,縱然有拱抱的寶璧在先駟馬在後的獻禮,還不如獻奉此道為好。

 自古以來為什麼都尊貴此道呢?不就是因為有所求可獲得,有罪惡過失可免除嗎?所以受到天下人的尊貴。

 原二十章 唯之與阿



 唯之與阿,相去幾何?

 善之與惡,相去若何?

 人之所畏,不可不畏。

 荒兮,其未央哉!

 眾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臺。

 我獨泊兮其未兆;

 沌沌兮,如嬰兒之未孩;

 儡儡兮,若無所歸。

 眾人皆有餘,而我獨若遺。

 我愚人之心也哉!

 俗人昭昭,我獨昏昏;俗人察察,我獨悶悶。

 澹兮其若海;風兮若無止。

 眾人皆有以,而我獨頑且鄙。

 我獨異於人,而貴食母。



唯之與阿,相去幾何?善之與惡,相去若何?

【註釋】唯:恭敬的應諾聲。阿:怠慢無禮的應答聲。相去幾何:相差能有多少?意謂相差不多。相去若何:相差又是多少?意謂相差甚遠。

〃唯〃和〃阿〃,只因語氣不同,它們之間的差別能有多少?但若具此而判別為善惡的詞義,又相差多少?唯、阿皆是源於心而流露於外者,源清則流清,源濁則流濁。如果心正則無慢惡的情緒或語氣流露於外,然而若只注重於對外表形式進行虛飾偽文,而不從正心誠意上下功夫,也可謂是捨本取末。

【漫談】老子在這裡實際上還提出了一個是否應該給事物輕易定性的問題。事物都有其自身的生長變化之道,並在客觀自然的影響下,不斷自我校正其規跡。但是若以形名執之,反而會扭曲了事物的本性自然。唯與阿,只是一種態度謹慢的差別,如果具此而分別判屬為善、惡,那就蛻變成截然相反的兩種性質的問題。事物一經定性,“絕對化”觀念的成見也相對形成,對某些詞語喚起的形名意識,將會替代了個人天性良心的思考,以此導致的滅絕人性的殘暴行為,卻誤認為是在行施正義。

【漫談】在獨裁主義盛行的年代,往往給事物打上“當然對”和“可惡罪”的絕對標紀。特別是在屬於思想和政治介面上的所謂“主義”、“路線”,以及什麼派、黨、團等名目上,都被分成了無容置疑的上帝和邪惡兩種。只要是被劃定為“可惡罪”,便就一無所是;只要是欽定為“當然對”,便就一無所非。這種一味強調〃這不容置疑是正確的〃的論點造成了人們總有一種動輒就要敵我分明的傾向,而且兩者〃不共戴天〃,非拼個你死我活不可。然而,當權力鬥爭的結局發生顛倒時,這種標紀也全然被顛倒了過來,“可惡罪”就變成了純粹的“當然對”,“當然對”就變成了純粹的“可惡罪”。

事情的可悲之處,也就在這裡。因為實踐證明,大多“可惡罪”或“當然對”,其中都曾或多或少的含有某種合理的成分,只是因權勢者主觀地把自己認可的道理無限地引伸向極端,而且不允許反證,以致於達到了荒謬絕綸的地步。然而,當權力顛倒後,新權勢卻又把原權勢認可的理論中既便是合理的成分也當做了廢物丟棄,甚至於反而被當做錯誤再來進行批判,從

目錄
我造了個主神空間小寡婦與殺豬刀時光的痕跡種田小娘子 作者:化雪掌御香東方之幻想鄉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