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書架
首頁 > 仙俠小說 > 一品媒官 > 第70章 抱團取暖

第70章 抱團取暖(第1/2 頁)

目錄
最新仙俠小說小說: 美少女的觸手系修仙尋仙:千古死局吾破之玉劍仙緣我在大道彼岸,看那人間煙火瓦爾克倫之書今日無事,勾勾生死簿螻蟻鴻鵠仙道凡俗上道仙途道與天齊大宇宙修仙行朝聖途被流放之人與深海來客天武戰祖混沌至尊轉世重生穿越到異世界成為魔物使者龍族再起原靈訣神隱仙途之星辰修真錄仙門不收,我紅塵入道獨斷萬古

“李拜兩朝首輔,門生故吏眾多,為了鞏固自己的權勢又在朕登基時送了女兒入宮,太上皇極力支援立李拜之女為後,朕覺得太上皇是昏了頭,與太上皇后攜手阻止,只封貴妃。”

“她雖僅有貴妃之名,但掌管鳳印,後宮實權在手,一時風光無兩,李家以為後位在即。”

“除了李拜為首輔,女兒為貴妃,李家的兒子也入朝堂,大兒子如今在兵部,娶了禮部尚書的女兒,小兒子則成了武將,迎娶的也是高品級武將之女。”

“這是他的兩位嫡子與一位嫡女的結果,而其庶子也有官職在身,庶女們也紛紛成為李家固權的工具,紛紛嫁入高門為妾或正妻,尋常庶女哪能為高門妻?你也知道為何了。”

“一人飛昇,仙及雞犬,不僅是李拜,李黨眾人子女姻緣皆成為他們結黨私營的工具。”

“凌不語,朕知道你悟到了——朕明明可以力排眾議讓你入翰林院,為何要反其道而為之,讓你入官媒所,朕望你在朝堂之外助朕一臂之力。”

凌不語忙道:“小民願為陛下效勞。”

“朕知曉你心竅玲瓏,不比尋常人,能點中你為狀元乃是你策論之時說的一番理論——均田之法,以此改變如今百姓困苦的結果,朕其實深以為然。”

凌不語埋頭,此前魏韋欲要改革,便是因為元昌國的土地制不合理,土地集中於權貴手中,他們佔地廣,而農民反而無地可耕,租地來種卻要承擔沉重的賦稅。

而均田其實是凌不語熟讀歷史的結果,並非他原創,他在這個朝代有思維、觀念的優越性,再加上他學者、學霸的背景,能在諸多領域提出遠超現在的見解。

與自己專業有關的領域,他則能給出更詳細的方案——比如水利工程。

凌不語主修環境科學與工程專業,後又修土木,但他涉獵極廣,對歷史偏愛,原本在大華夏時小朋友們都能將歷史說得頭頭是道,何況他這樣的學霸,後來更是學者。

況且在另一個世界的見聞與經歷搬來元昌,許多都能吊打如今的思想,當然,古人的智慧也不能小瞧,凌不語也曾經遭受過莫大的衝擊。

在科學技術不發達的王朝,反而能激發人的思維,無論是技術還是思想,都有令人驚歎的存在,別的不說,後世奉為至理的名言,有多少來自古人?

凌不語比魏韋好一些的是他知道分寸尺度,兩個完全不同的世界,背景截然不同。

在這個封建的朝代下,過於超前的觀念會觸及他人利益,招來的可能是禍事,而非是過遠大的前途,而魏韋,不正是最好的反面例子嗎?

所以,凌不語從小就知道一定要沉下心來,在適當的時候做適當的事。

在沒有把握以前,少暴露自己的優勢,一步,一步來。

均田是他冒的第一個風險。

均田制來自唐代,出自唐太宗李世民,凌不語承認,自己的確是拿來主義,因為均田符合當下元昌國的背景,他在參加殿試以前把脈過端木崇的脈,算是投其所好。

端木崇是有意向動土地制,他曾藉著天災人禍之時從權貴手中剝出近兩成的土地分配給農民,算是試點,雖僅兩成,但在元昌國,已經是極大的一步。

且能在做了以後沒讓這些權貴反彈,便是莫大的成功。

基於這一點,凌不語推測出端木崇肯定有土改的打算,只是礙於情勢不得不暫時隱忍。

土改以後隨之而來的還有稅改,將是更大的變動,端木崇可以說是極為理智了。

他才敢在策論中提到均田制,將土地按照地理位置、人口等因素進行分配,確保分配的面積相等或數量合理,或是像南北朝那樣按男女分配。

在南北朝時期,北魏就施行授民以田,15歲

目錄
重返2001女學霸末世女穿成星際貴婦虞美人重生之醫品夫人潛風唐我被皇帝重生了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