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書架
首頁 > 仙俠小說 > 臨高啟明 > 第十四節 偵察隊

第十四節 偵察隊(第1/2 頁)

目錄
最新仙俠小說小說: 仙魔證道進入宗門後,我開始擺爛道君?那不是做夢就成?創世彩戲師重生萬年,萬世天尊合光從妖武世界開始的位面遠征女尊:昏庸女帝的階下囚修仙,我的靈田能升級凡人修仙:這個法修很會拉扯鍛刀閣:我的鍛造術自動滿級?道門尊者穿越後碰到了老鄉三山闕亂世宿命思念如風長生劍遊錄我有一尊青銅小鼎融衍功法,長生咫尺元身宇宙鬼帝的修煉之路

“臨高。”北煒拿著俄羅斯產的紅外線望遠鏡,喃喃自語。紅外望遠鏡下的景象有點模模糊糊的,但是大致輪廓都看得清。 北煒過去也曾經踏遍了祖國的山山水水。從保留完整的山西平遙、湖南鳳凰到僅剩下牆基的古城,見識過各種各樣古代城池。但是象臨高這樣的縣城還是第一次看到――橢圓形的,東西長,南北短。形象的說,象個橄欖。 整座臨高縣城座北朝南,背靠高山嶺,面對文瀾河。河流在這裡自南彎曲向東北流去,形成一個拐彎,江水環保抱城池,“因河為池”,沒有專門的護城河。 目測城牆的高度,大約在7米左右。城周長很小,北煒估計也就1.5公里之間。小雖小,設防並不差,各城城門都有譙樓,似乎還有炮位,牆體全部包有磚石。明代在城市設防上是很捨得花人力物力的,就連這樣的邊陲小縣都是壁壘森嚴。北煒想起自己旅遊去過宇宙大國的一個古城遺址:亂石+泥巴胡亂堆砌起來的所謂城牆還沒自己讀過書的小學的圍牆高,城門就和火車路基下的過街隧洞一個樣子。真不愧是周遊世界向四大文明古國散佈過文明火種最後退隱半島上的宇宙第一大國。 (注:明初臨高縣城初建時高僅一丈,嘉靖時為御倭寇,城牆增高至二丈,同時增修譙樓,並將城牆以磚石包砌) 此刻,從紅外望遠鏡裡可以看到城牆上篝火燈籠一個連一個,士兵們在來回走動巡邏,看起來守禦很嚴密。不過,即使他這個從沒研究過古代戰爭史的人,也看得出城門的設防有很大的漏洞。東西兩門分處於橄欖的兩端,完全向外凸出,兩翼毫無掩護,攻擊者完全可以集中猛攻尖端的城門,完全不必顧慮兩翼的火力。至於面對文瀾江的南門,又在整個‘橄欖’的中腰部最凸出處。 東門外模模糊糊的有一些建築,但是全無燈火,一片死寂。南城門外的文瀾河上,還有一座長長的連拱石橋,這是永樂年間縣丞陸昇在元代太平橋木橋的基礎上改建而成,橋有九孔,名為臨江橋。 (注:此橋又名文水橋,清代整修,50年代被加高加寬,一直用到20世紀60年代末,1970年這座儲存尚好的古橋被拆毀。) “看來縣裡已經知道我們來了。”李軍小聲說。 “別說話,注意jing戒。”北煒調整著望遠鏡的焦距。 黃昏的時候,馬千矚找北煒,要他帶一支jing乾的偵察隊沿文瀾河向內陸挺進,直插臨高縣城下。 “以最快動作插到臨高城下,監視縣城動靜。”馬千矚叮囑他,“沿路的勘察不是你的任務。” 接到命令之後,他立刻從軍事組抽調了3名剛休息過的人員,又從通訊組裡調來1人。挑選了必要的裝備稍做準備之後,在夜幕降臨之後就出發了。 “你們的任務不是打仗,以監視對方動向為主,沒有必要不要殺人。” 根據這一任務xing質,偵察隊員都換上了迷彩服,除了步槍之外,還特意帶了一支帶瞄準鏡的saiga-308步槍,另攜帶紅外望遠鏡和2瓦電臺一部。 夜間越野對一般人來說可能有些困難,對於軍人來說並非難事。更不用說他們還每人裝備了一副微光夜視鏡。稍微困難的是手裡沒有這個時空的臨高地圖,行進途中很難判斷自己的方位,因此北煒決定儘量沿著河走――按照本時空的地理資料,沿河上溯12公里就是臨高縣城,途中還有百仞灘這樣的明顯的地標可以作為參考。再配合指北針和地圖判讀,沒有嚮導也不會迷路。 如果是一般的道路,12公里即使是普通人徒步3小時也能走到。眼下雖沒有道路,但是參謀旅行的時候他們就發現,文瀾河兩岸基本沒有複雜地形,最多有4個小時也夠了。 實際上他們比自己想像的還要快,在佩戴夜視鏡的情況下小隊沿著河行軍,一路上沒有休息,3小時就已經看到臨高縣的燈火。 隔江選擇了一處小山坡,這裡是一處雜木林,正處於縣城南門與東門中間的位置,與城牆隔江相望,可以清楚的監視南門和東門。偵察隊員們在這裡構築了觀察陣地,又灑了驅逐蛇蟲

目錄
海賊:我不是海王你們別碰瓷浮木一方基建狂魔當領主我靠毒奶拯救師門[穿書]竹馬為夫重生之貴圈真亂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