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北上大名府(第1/4 頁)
於是,黃鉞等五人出了滄州,便向大名府走去。
大名府是個好地方,楊志、索超、盧俊義、燕青等人沒少在大名府溜達。大名府城高地險,塹闊濠深,人物極盡繁華,千百處舞榭歌臺,數萬座琳宮梵宇,千員猛將統層城,百萬黎民居上國。大名府在北宋很重要嗎?太重要了!因為大名府是北宋的五京之一,全稱是“北京大名府”。
北京大名府和東京開封府、南京應天府,並稱“三大都”。另外,北京大名府又與東京開封府、南京應天府、西京河南府並稱“四京”。
北京大名府在北宋是個什麼級別的存在呢?北京大名府差不多就相當於德國的巨人城市“南天王”慕尼黑。說了半天,北京大名府在哪呢?在河北,就是後世的邯鄲市大名縣東南一帶。說起“大名”的起源,還得從“萬”姓起源的鼻祖說起。與中國絕大多數姓氏一樣,萬姓也是一個多源頭的姓氏。萬姓的起源,源頭較多,中國能見到的萬氏族譜中,幾乎都把出自姬姓的畢國後裔——畢萬作為公認的首姓始祖。畢萬何許人也?這話還得從周文王姬昌說起。
眾所周知,周文王姬昌是周朝的奠基者,在位50年,在他當政的第42年開始稱王。周文王在位期間,勤於政事,重視發展農業生產,禮賢下士,廣羅人才,開拓疆土,為兒子周武王姬發滅商奠定了牢實的基礎。周文王的第15個兒子叫姬高,是周武王的同父異母弟弟。周文王死後,他的大兒子姬考(伯邑考)早逝,所以由二兒子姬發繼任,是為周武王。周武王繼位後,作為叔叔的姬高成為周武王的得力助手。公元前1046,周武王起兵滅掉商朝。姬高與哥哥姬旦、姬奭等,護衛周武王進入商都擁戴周武王登基稱王,建立周朝。
周武王建立周朝後,為鞏固周朝政權,實行分封制,大封功臣、宗室以及先賢后代。姬高被封為公爵(周朝時五大爵位公、侯、伯、子、男爵中的最高等級),封地在畢地(陝西咸陽)。姬高在畢地建立諸侯國畢國。按當時的慣例,他被稱作畢公或畢公高。周武王死後,畢公高成為顧命大臣之一,與周公旦、召公奭等一起相繼輔政周成王、周康王,使得周王朝的經濟文化有較大的發展,形成前周時期“成康之治”的盛世。
畢國存在400多年後,被西戎滅掉。畢國的公族子弟淪為平民,四散逃亡,並以國名為姓。其中一個叫畢萬的人,流落到了晉國。畢萬靠著一身本事,成為晉獻公的謀臣,晉獻公就是大名鼎鼎的一代明君晉文公重耳之父。
當時已進入春秋時期。晉獻公在位時,國勢日益強盛。晉獻公在前期算是一個很有作為的國君。公元前661年冬天,晉獻公對軍隊進行改革擴充,隨後對周邊的3個小國耿國、霍國和魏國發動戰爭。戰爭中,晉獻公作為主帥,站在戰車的中間;站在左邊的是大將趙夙,站在右邊的就是畢萬。
君主的戰車是很有講究的。尤其是站在右邊的人,當時被稱為車右,不是君主信得過的人,沒有資格擔任。車右的人選,都是有勇力的人,主要任務是拿著武器保護戰車。遇到敵人要負責衝殺,遇到地勢險阻戰車難以前行時,要下車去推車。所以,畢萬能擔任車右重任,其地位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在這場戰爭中,晉獻公一舉滅掉了耿國、霍國和魏國,趙夙和畢萬戰績卓著。為獎勵兩人,晉獻公任命兩人為大夫,把原耿國的土地賜給了趙夙,把原魏國(山西芮城)的土地賜給了畢萬。因此,畢萬又被稱為魏萬。
畢萬有兩個兒子,大兒子溢,晉國大夫,諡號“文子”,以“萬”為姓;二兒子洪,也是晉國的大夫,諡號“武子”,以封地邑名“魏”為姓。由此,畢萬後裔分為萬、魏兩姓。畢萬被封到魏地後,晉國大夫、卜官郭偃給畢萬佔了一卦說:“畢萬之後必大。萬,盈數也;魏,大名也;以是始賞,天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