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書架
首頁 > 歷史軍事 > 哀家涅盤重生了 > 第64章 始作俑者

第64章 始作俑者(第1/2 頁)

目錄
最新歷史軍事小說: 大明,世界第一強國琅琊榜前傳之籌謀十二年想見你之芝蘭敘美漫:鹹魚一條,掛機就成聖大明:十歲科舉狀元,朝廷震驚大唐:戰力無雙護國公綜武:含著金湯勺出生,我贏麻了三國少年時代星穹鐵道:我在仙舟羅浮賣盲盒穿越水滸的醫者我有一個沃爾瑪倉庫蜀漢之昭烈大帝都穿越了,誰還慣著你,造反!我真是來抗日的大國崛起:穿越古代當皇帝綜漫,度假世界有毒!原神:王座筆記沉浸式甄嬛,貴人又飄了我在CF世界日常簽到星穹列車:穹魔王線上發癲

坊間裡的說書人,在茶舍裡唾沫橫飛道:“話說,我國西涼王千凌昱,年紀輕輕,立下戰功無數!

西涼王當日率軍北上,令敵寇聞風喪膽,以十萬大軍之力逼北狄退守八百里之外,打得棄城而逃,連丟近十個城池啊!”

“不愧是虎父無犬子啊!比起先帝開疆擴土,西涼王真是有過之而無不及!西涼王這次北上收服漠北,能使邊關百姓過上數十年的太平日子!

千鳳國能有今天的國泰民安、太平盛世,多虧了西涼王守護千鳳國的子民!”

坊間裡有個叫陶恆的文人,在酒樓裡題詞道:“且憑天子怒,復倚將軍雄。”

因為這首詩,陶恆名聲大噪,風頭盡出。

千凌昱在百姓口中,可謂是威名遠揚,功高蓋主,簡直是救世主、神一般的存在。

各個世家貴胄紛紛開始活泛起來,物色自家是否有到了適婚年紀的女子。

若能得到西涼王的青睞,此生便盡享榮華富貴,權勢遮天,連帶著母家也跟著高枕無憂了。

朝堂上的這汪池水,更渾濁起來。

殊不知,這道封賞的聖旨,竟成了西涼王的催命符。

就在聖旨剛下不到十天,便傳來噩耗。

西涼王千凌昱在班師回朝的路上,遭遇敵寇餘黨伏擊,身負重傷。

柳雨璃聽宮裡的老人說過,程太后和皇上的關係是在這場北上戰役後,冷到冰點,程太后對皇上一直避而不見。

難道,千凌昱在凱旋歸來的路上,受到的伏擊並不是敵寇,而是……

想到這裡,柳雨璃眸光變冷。只怕這一切的始作俑者,是掌著整個千鳳國所有人生殺大權的那個人。

是她前世恨之入骨,恨不得挫骨揚灰的那個人。

坊間說書的吐沫橫飛,天天都在茶樓裡說千凌昱的豐功偉績,茶樓座無虛席,人滿為患。

百姓的口中更是謳歌讚頌,誇大其詞地說千凌昱是戰神下凡,來保佑千鳳國無憂的,若說千凌昱功高蓋主,一點都不為過。

殊不知,這些話若是傳入朝堂之上那個人的耳中,怕是更容不下西涼王府。

這暗中定是有人推波助瀾,造的這場聲勢。

特別是那個叫陶恆的舉人,在雲兮樓醉酒後寫在題詞壁上的那句詩,“且憑天子怒,復倚將軍雄。”

就是這首詩一夜之間令陶恆名聲大噪,也傳入了天子耳中。

天子震怒,一時之間把西涼王府推到了風口浪尖,這是西涼王府大難臨頭前燒得最旺的一把火。

只怕沒有一個君王,能容忍得了一個臣子的功績和美名能高過自己吧,更何況是手持重兵的王爺,皇上的親弟弟。

如今自己遠在西北,這朝堂上的事,她這個十歲女娃還插不上手,她也只能先攪一攪坊間這潭渾水了。

天下的悠悠眾口難堵,堵陶恆這一人之口,怕是容易。

柳雨璃坐在書案前,細細回想起來。

前世陶恆風頭過去後,這首詩被丞相許姜列為反詩典例,那些替陶恆鳴不平計程車子文人,也被剝了功名。

本是當今皇上登基後每三年便開設一次的恩科也被取消了,寒了天下無數讀書人的心。

後來,因為這首反詩陶恆被下令抄家,陶恆東躲西藏成了漏網之魚。

緊接著,涼州便發生了一件,不,應是三件駭人聽聞的慘案。

陶恆屠了通判曹良滿門,接著殺了個新上任的知縣,後又殺了知州吳興。

命案接二連三的發生,全都是陶恆一人所為。當年自己在御書房裡翻找西涼王府卷宗時,曾無意間看到過關於陶恆的這個卷宗。

具體是因為什麼殺得這些朝廷官員,柳雨璃倒是記不

目錄
與森首領互演的婚後日常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