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書架
首頁 > 遊戲競技 > 通往自立之路:與自閉症兒子同行2 > 第9部分

第9部分(第1/5 頁)

目錄
最新遊戲競技小說: LOL:超神之路nba:我狂暴後衛,暴打庫裡網遊:蟲神炮手,主宰星河王者:我就一替補,首發們都慌啥花滑奪冠之路從甲午開始殺敵爆裝超時空teacher之城市之光驚懼夢魘遊戲:巔峰屠皇神級遊戲,我獨獲超S級天賦!成為創世神,我打造系統一族全民轉職:這個亡靈法師吸瘋了位面:開局神級酒館,豢養巨龍開局三個村民:我的帝國時代職業殺鬼子賺錢怪獵:獵人的筆記同步遊戲屬性,我成為了全球最強全民海島求生:我提前進入一年全民載具求生,我有無限賦予能力全球穿越,我在塔防遊戲裡成神地球資料化後,我在遊戲裡生活

因為在日語裡,“媽媽在嗎?”與“有媽媽嗎?”的表述完全一樣,很容易導致徹之誤解。雖然朋友問的是“媽媽在嗎”,徹之卻會理解成“有媽媽嗎”。徹之確實有我這個媽媽,所以回答“是的,有”,一點兒也沒錯。可是,對方並不是問他有沒有媽媽,而是問他媽媽在不在,潛臺詞是“在的話,讓你媽媽接電話吧”。對徹之來說,潛在的意思無法理解,所以這種問法也不可行。於是我請對方斟酌一下提問的方法。

即請對方這樣問:“媽媽現在在嗎?”以明確時間。他就會回答:“現在不在。”

接著問去處:“去哪裡了呢?”他會回答正確的地方,比如:“去藍天坊了。”

再問回家時間:“什麼時候回來呢?”他會一五一十地回答,比如:“晚上十點回來。”

為了讓徹之消除不安心理,我總會在制定他的日程表的時候,也預告告訴他我的日程安排,外出之前,總會把當天要去的地方、回家的時間等內容寫在紙上,讓他一目瞭然。比如,留張“媽媽去藍天坊,晚上十點回來”的紙條。這樣,時間、地點等要素都能一一對上,事實清楚,他就能正確回答了。這樣提問就行得通了。

如此這般,哪怕徹之的交流能力只有30…50,餘下的70…50只要對方能夠設法幫助彌補,湊成100,交流問題也迎刃而解。

所謂交流,就是相互理解。只要對方能夠了解徹之,理解徹之,再琢磨一些方法幫助他,那麼他不擅長的交流也不成問題了。

第5章:如何培養日常生活基本技能

學會在衛生間小便

我以前一直認為,在育兒的過程中,對小孩進行上廁所的教育,作為家長責無旁貸。

“脫掉尿布了嗎”是附近媽媽們之間的熱鬧話題,其他的孩子大多三歲前就不用尿布了。繼斷奶和獨立行走之後,上廁所的教育好像是母親的又一個使命了。如果小孩不能很好地上廁所,其母親就會被人貼上失職的標籤,為此我忐忑不安。

徹之一歲的時候,我在家裡放好小馬桶,算好時間脫下尿布,讓他坐在馬桶上,然後對他說“噓——噓)——”,催他撒尿。偶爾他撒出尿來,我就表揚他:“尿出來了!真棒!”

為了讓他對撒尿這個單詞有印象,我一個勁地嘮叨“撒尿吧,撒尿吧”,問題問他“撒尿嗎?”但徹之不理不睬,毫無反應。話不會說倒也罷了,哪怕用肢體語言提示一下也好,可他什麼都沒表示。

聽說小孩兩歲前後才開始對尿溼褲子感到難受。於是,白天我就嘗試給他脫下尿布,穿上練習內褲。三十年前,現在流行的方便的一次性紙尿布尚未發明,當時我們用棉布來做尿布。儘管每天洗滌尿布是件挺吃力的活(一天40條),但每當把洗得雪白的尿布掛在章魚爪般的晾衣架上,開心地看著它們沐浴著燦爛的陽光,在微風中搖曳,我真切地感受到了作為母親的滿足和喜悅。

練習內褲是一種加厚的貼身內褲,少許尿溼的話不要緊,它能很好地吸收。它只不過是小孩在脫下尿布之後穿上普通內褲之前的一種過渡性的東西,供階段性的練習使用。根據同一宿舍裡的前輩媽媽們的建議,我也給徹之穿上了同齡小孩都用的練習內褲。當時覺得,儘管兒子語言發育遲緩,身體發育還算正常,不久就能學會上廁所的技能吧。

*為什麼要撒尿不叫一聲呢?

最初,雖然徹之聽從指示,老老實實去衛生間或坐小馬桶,但也許因為我沒算準時間,衛生間和小馬桶大多沒派上用場,大小便幾乎都撒在練習內褲裡,從兩個褲腳口流了出來。可能換穿練習內容為時尚早吧,於是又回到尿布,過了一陣又換成內褲,如此來回折騰了好幾次。

將近三歲了,仍然一直尿溼褲子。每次給他換上幹褲子

目錄
蒲公英的半海天賜賢妻傻妃無良:腹黑王爺買一送一屌絲逆襲,我讓聖人入輪迴上邪之有隻帥哥在我家(全)幸福光之美少女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