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書架
首頁 > 武俠修真 > 遮天 > 第六章 封禪之地

第六章 封禪之地(第1/2 頁)

目錄
最新武俠修真小說: 劍之遙蓮花樓:十年生死不思量綜武:魏武遺風,夫人的香裙青鋒傳皇天無極經伏妖誅邪錄武俠遺憾大彌補我在綜武召喚第四天災當射鵰眾人觀影神鵰故事火中重生:烈焰之魂!高手留步蓮花樓之李相夷天幕看蓮花久仰大俠人在雪中:悟性逆天六歲劍開天門大秦:新世紀我乃明教大宗主江天大業從天地會總舵主開始穿梭武俠世界諸天,從神鵰姐妹花開始乘風紀

第六章封禪之地

枯寂與黑暗並存的太空中,九具龐大的龍屍橫陳,青銅巨棺古樸而又大氣,似與宇宙洪荒萬古同存。

數天過去了,依然無法破譯青銅圖案所傳遞出的神秘訊號,始終沒有穩妥的辦法將其“打撈”,送到地面。

“動了!”

“偏離軌道,正在下沉!”

就在這一刻,國際空間站內的幾名宇航精英,瞳孔急驟收縮,九龍拉棺,偏離了軌道,正在緩緩地沉降。

泰山,巍峨沉渾,氣勢磅礴,尊為五嶽之首,號稱天下第一山。

自古以來泰山便是神聖的象徵,位於古中原地區的最東部,被黃河與汶河環繞,在古時被視作太陽初生萬物發育之地。

山莫大於之,史莫古於之!

泰山雄偉壯闊,具有厚重的歷史沉澱,可追溯到上古三皇五帝時期,是冀近神靈之地。

“天高不可及,於泰山上立封禪而祭之,冀近神靈也。”

橫掃的秦始皇,雄才大略的漢武帝,都曾在泰山舉行過曠世封禪大典。

而在此之前,上古時期更早有七十二位帝王在泰山封禪。

先秦古籍《管子封禪篇》曾有記載:“昔無懷氏封禪泰山,禪云云;伏羲封泰山,禪云云;神農封泰山,禪云云;黃帝封泰山,禪云云;堯封泰山,禪云云;禹封泰山……”

上古時期,諸多聖皇與古帝無一例外,皆選擇在此封禪,令泰山籠罩了重重迷霧,透發出無盡神秘氣息。

春秋時期,孔聖曾往來汲汲於泰山,尋覓上古封禪大禮的遺蹟,但卻空留遺憾,未有所獲,弟子追問時難以回答。

後世人曾有一些發現。

民國二十年,馬鴻逵將軍率領軍隊駐紮於泰山下,無意間發現一座五色土壇,內有兩套玉冊,以“石泥金繩”封之,藏於地下。

先秦上古時期,各位古皇為何皆在此封禪,至今還是一個謎,可能永遠也無法揭開。

葉凡眾人在酒店休息了一夜,第二天開始攀登泰山。

一行人當中,很多人都是第一次登臨泰山,唯有親臨此地,才能夠感覺到它的壯闊與雄偉。

山體分三層臺階式地質結構,猶如登天台階,坐北朝南,山體通體開啟,一條十公里里長的登天路,通向浩大的山體間,延至峰頂。

無論是遠望,還是近觀,都可以感受到那種磅礴大氣,讓人心懷激盪。

在壯闊的泰山面前,讓人有一種奇異的錯覺,自身微渺如螻蟻,甚至天上的日月星辰亦顯得微不足道。

這是一種震撼性的感覺,讓人心靈為之震顫。

當導遊講到古代封禪種種,更是讓人遐思無限,人類總是對未知與神秘充滿嚮往。

李小曼與凱德並肩而行,不斷為他翻譯與講解,讓這名美國青年對泰山越發驚奇,不停地追問。

劉雲志玩味的看了看葉凡,又看了看前方的兩人,只是他那明顯的意態似乎被葉凡直接忽視了,根本沒有任何表示,這讓他很失望。

其實,葉凡根本未注意到他,自然很平靜。

葉凡已將《黃帝內經》看完,想到上古的聖君皆在此封禪,他忽然有了一種荒誕的聯想,難道真的存在一段消逝的上古文明?若是如此,那個時期泰山無疑是一處聖地。

不過他立刻搖了搖頭,覺得近日來太無聊了,才有了這樣荒謬的聯想。

泰山古松蔥鬱,又多流泉飛瀑,莊嚴巍峨中不乏靈秀,再加上飄渺的雲霧,自然又平添了幾分神秘與深奧。

一路向上攀登,沿途有數不清的名勝古蹟、摩崖碑碣,讓人讚歎不已。

從祭地經過帝王行宮岱廟,到封天的玉皇頂,構成長達十公里的地府

目錄
如塵歌三國霸業之神幻大陸白眉大俠續集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