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書架
首頁 > 歷史軍事 > 大明邊軍 > 第685章 入朝

第685章 入朝(第1/2 頁)

目錄
最新歷史軍事小說: 大明,世界第一強國琅琊榜前傳之籌謀十二年想見你之芝蘭敘美漫:鹹魚一條,掛機就成聖大明:十歲科舉狀元,朝廷震驚大唐:戰力無雙護國公綜武:含著金湯勺出生,我贏麻了三國少年時代星穹鐵道:我在仙舟羅浮賣盲盒穿越水滸的醫者我有一個沃爾瑪倉庫蜀漢之昭烈大帝都穿越了,誰還慣著你,造反!我真是來抗日的大國崛起:穿越古代當皇帝綜漫,度假世界有毒!原神:王座筆記沉浸式甄嬛,貴人又飄了我在CF世界日常簽到星穹列車:穹魔王線上發癲

何令也有些唏噓:“朱大人,其實在這之前,陛下試了很多次了,在大人在山東的時候,陛下曾經派人在江南多地宣揚蒸汽機的妙用,可是派出去十多波人,都遇到了各種各樣的麻煩,有三批人屍骨無存,還有兩批人現在還在牢獄之中。”

“陛下還在湖北河南等地,派了一些流民過去,訴說紅薯普及之後,地價將不保,可是最後還是一樣的結果。”

“朱大人,陛下想的要更多,聖旨好下,命令好下,可是能不能執行下去,是另外一回事兒了。”

“如今陛下不過是投石問路,還只是在鄉里縣裡宣揚而已,可是就連這樣的小地方,都有這樣的阻力,那就更加不用說郡城府城了,陛下讓奴才告訴大人,大明二百六十年,一切規制都已經成了,現在想要改,太難了。”

朱威點頭:“改革確實難,從古至今,大多數改革,都是落得個人死政滅的下場,所以改革之事,要慎之又慎。”

中國歷史上,有一個特別的政治現象,那就是無論是何時何樣的改革,都是以自上而下的形式鋪開,即以統治階層,或是官僚來主導推進的。比如戰國時期的商鞅變法、趙武靈王胡服騎射,新朝的王莽改制,北魏孝文帝漢化改革,再到唐朝的二王八司馬改革,北宋王安石變法,明朝張居正改革,清朝洋務運動,無一例外,無是自上而下起。

這是一種什麼樣的現象?

這就涉及到了另外一個問題,即“官智未開”。

官智未開是相對於民智未開而被提出來的,也就是說,民智未開固然影響政治體制改革,官智未開則同樣影響甚至更大。

畢竟,如果官智已開,如果官方有足夠的權威,強力政改,同樣可以推行不誤,民眾被動執行就是了,當改革侵害了民眾的暫時利益,他們沒有辦法反抗,想到透過陣痛可以換取將來的長遠幸福,也就接受了改革,改革就可以開創新局面。

因此,民智開不開,絕對不是影響政改的決定性因素,中國歷史上,多數改革是自上而下的,極少自下而上,下面的改革要是得不到上面的支援和推廣,基本上行而不遠,一旦支援推廣,就已經變成自上而下了。

官員有文化,資訊又較一般人靈通,視野更開闊,所以,我們看到,中國歷史上的改革者,都是身處權力中心的要臣,改革便由他們來自上而下的推行。

但是如果官智未開,要想改革就比較麻煩了。首先改革幾乎無從提起,提起了,也因人家不解風情而無動於衷,畢竟權力在官方,而非民間,如果靠權力推動改革,只有依靠官方。

不過,相對民眾而言,官僚更清楚政治執行的狀況,政治改革對國家民族的重要作用,在傳統中國社會,讀書人才能當官,而讀書才有文化,官僚階層遠比平民階層有文化,官智高於民智當是普遍現象。中國古代的文學家,大多來自官僚階層,就是因為官僚能識文斷字,有文化,又有閒情逸致,才會成為文學創作的主力軍。

中國歷史上因為官智未開而阻礙改革的事例是很多的。比如商鞅變法時,反商鞅的官宦階層的力量是很大的,最終商鞅也被車裂而亡。再看明朝的張居正改革,他所推行的改革其實使明朝回光反照了,但是以萬曆為首的利益大批統治者對張居正的改革視而不見,最終使改革的成果付之一炬;戊戌變法的時候,改革的步伐很謹慎,官老爺一點點利益都不讓,民眾莫之奈何;到了清末新政,社會危機已不同於從前,改革的目標大了很多,官老爺仍然一點點利都不想讓,但這個時候,民眾不再莫之奈何了,他們選擇了反抗,乾脆把你們手中的利益全部都搶過來。

所以,從歷史的某種意義上說,改革其實又是一種妥協,是不同利益集團間利益的互相讓步,在這當中,尤其需要官僚階層學會妥協讓步,如果

目錄
與森首領互演的婚後日常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