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書架
首頁 > 科幻靈異 > 無罪謀殺 > 第85頁

第85頁(第1/2 頁)

目錄
最新科幻靈異小說: 奇源紀末世啟用血脈,原來我來頭這麼大第一次做人林家子的青雲路[紅樓]隕落的大師兄重生之我要紅女配坐等分手中[快穿]少--婦--白潔平凡女人的春天媚者無疆小教主的刀子精們[原神]轉生提瓦特魔神,但可憐弱小又無助女裝後被室友一見鍾情自以為1後被清冷美人攻了心掙戀愛座標今日放晴[先婚後愛]伴你高飛[足球]時間回溯失敗後被攻了替白月光坐牢後

如今,12年過去了,當我要修訂這部小說的時候,發現一些證據法學的內容已過時,而且會削減讀者閱讀犯罪懸疑小說的興趣。於是,我決定儘可能刪除那部分內容,僅保留基本的故事框架。另外,正在把這部小說翻譯成法文的考奈特(bruner)女士在來信中對我說,法國讀者很喜歡我的小說中的&ldo;洪鈞‐宋佳組合&rdo;,希望在這部小說中也能看到他們的身影。於是,我讓宋佳走進了&ldo;武夷山疑案&rdo;的審判法庭,也算是滿足了讀者的一個願望。

刑事司法有一個美麗的傳說,那就是&ldo;既不冤枉一個好人,也不放縱一個壞人&rdo;。但是,在任何國家的刑事司法制度中,這都是做不到的。從這個意義上講,刑事錯案的發生具有不可避免性,只是或多或少的問題。在當今世界,不僅法制不太健全的國家有刑事錯案,譬如中國,法制比較健全的國家也有刑事錯案,譬如美國。自20世紀90年代中期開始,美國的許多州都建立了&ldo;無辜者中心&rdo;(nocent center),透過&ldo;無辜者行動&rdo;(nocent project)對可能錯判的案件進行複查,至今已透過dna檢驗發現並糾正了約380起錯案。

2011年4月7日至11日,我應邀到美國的辛辛那提市參加了&ldo;2011年無辜者協作網研討會‐‐錯判的國際探索&rdo;(2011 nocence work nference:an ternational exploration of wrongful nviction),並在會上作了關於中國大陸地區刑事錯案問題的主題發言。在研討會上,來自墨西哥的代表羅伯託&iddot;赫爾南德茲(roberto hernandez)放映了他執導拍攝的一部紀錄片,披露了墨西哥刑事司法制度存在的問題。該片名為《有罪推定》(presud guilty),其寓意發人深省。

刑事案件都是發生在過去的事實,司法人員不能直接去感知,只能透過各種證據去間接地認識。由於多種因素的影響和限制,司法人員的這種認識無法保證百分之百的準確。因此,無論是偵查人員還是預審人員,無論是檢察人員還是審判人員,他們就案件事實所作出的決定都難免出現誤差。這是理論和實踐都已經證明瞭的事情。

從辦案的客觀結果來看,誤差有兩種情況:一種是把有罪者當成了無罪者。於是,該抓的沒抓,該關的沒關,該起訴的沒起訴,該判刑的沒判刑,總之是放縱了壞人。另一種情況是把無罪者當成了有罪者。結果,不該抓的抓了,不該關的關了,不該起訴的起訴了,不該判刑的判了刑,總之是冤枉了好人。為了簡便,我們可以把前者統稱為&ldo;錯放&rdo;,把後者統稱為&ldo;錯判&rdo;。

在案件中證據不足的情況下,辦案人員面臨兩難的選擇。放吧,可能放縱壞人;判吧,可能冤枉好人。當然,有人會說,繼續調查嘛,案情總能水落石出。但是受人力、物力、時間等客觀條件的限制,繼續調查只是一句空談,或者是一廂情願。換言之,有些案件就是無法查至水落石出。在這種情況下,辦案人員的選擇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他們的司法觀念。

我們的民族傳統似乎是寧願&ldo;錯判&rdo;也不要&ldo;錯放&rdo;。誠然,我們無論在法理上還是在道義上都堅決反對&ldo;寧可錯殺三千也不放走一個&rdo;的口號,但是讓我們接受西方那種&ldo;寧可錯放十個也不錯判一個&rdo;(blackstone:&ldo;it is better that ten guilty perns escap

目錄
第四次靈石金融危機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