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書架
首頁 > 歷史軍事 > 雍涼風雲 > 第十八章 攻滅仇池、總角之交

第十八章 攻滅仇池、總角之交(第1/3 頁)

目錄
最新歷史軍事小說: 【明日方舟】泰拉顛婆傳奇娛樂之天才少女大唐廣播站2三國:我,漢少帝令群臣以死效忠亂世小土匪輻射4:掠奪者的廢土日常萬界召喚之最強神朝千戶三國之大漢再起西涼港片:每週除三害,港綜我無敵降落在清初啊?我救了救世主?輪迴諸天:從經營世界開始!被老丈人嫌棄,我說莫欺少年窮火影:讓你練柔拳,你開高達?枌榆草木長從當嬴政師父開始敵人!我一般採用炮決!寶可夢:鋼鐵是這樣煉成的海賊:他們總覺得多弗是我CP

前秦出兵七萬攻打仇池,東晉梁州刺史楊亮僅派千餘騎相助,看起來這也太不給力了,實際上楊亮可以說是傾全力相助,但力量有限實屬無奈。

梁州之稱始於三國,曹魏滅蜀漢後,將其故地分為益、梁二州,各領八郡,西晉太康三年將梁州治所移到南鄭,成漢據有梁州後,所轄地區已經縮小許多。

桓溫攻蜀滅亡成漢後不久,當時的梁州刺史司馬勳從西城移鎮漢中,但原本降服的成漢舊臣起兵叛亂,一度佔領成都,直到東晉永和五年(349年)才平定這場持續兩年的叛亂。

但在這場叛亂髮生同年的(347年)十二月,隨桓溫徵蜀的督護蕭敬文叛變,攻陷涪城自稱益州牧,直到東晉永和八年(352年)才被桓溫派司馬勳和周撫(周楚之父)平定。

周撫在桓溫攻蜀數年前,就已經接替毋丘奧(毋丘儉之孫)擔任益州刺史,在徵西將軍庾翼指示下與成漢交戰,後隨桓溫伐蜀留守益州,前前後後算下來,到病逝(365年)時在蜀地鎮守近三十年。之後其子犍為太守周楚,監管梁、益二州,(366年)與朱序平定司馬勳之亂後,被拜為益州刺史。

東晉太和五年(370年),廣漢人李弘自稱成漢末帝李勢之子,以宗教聚眾起事,此後東晉治下道教起事,首領多假託李弘之名。隴西人李高也詐稱成漢開國皇帝李雄之子,並攻破涪城驅逐楊亮,九月被周楚分別派兒子周瓊、周詩討平,次年(371年)三月周楚病逝,楊亮幾乎就是個光桿司令了,是又缺兵又缺糧。

而同一時間,在北方的代國,輔相長孫斤謀反作亂,率人刺殺拓跋什翼犍,年僅二十五歲的代王世子拓拔寔親自搏鬥將其誅殺,自己也因脅肋被刺傷而死,約半年後拓拔寔遺腹子拓跋珪出生。

前秦用兵於仇池的同時,還在兗、徐一帶佯作攻勢,向南襲擾蘭陵等地,吸引桓溫注意力。而桓溫因第三次北伐大敗,聲望受損難以完成以伐燕功勳領受九錫的謀算,正在謀主郗超建議下圖謀廢立恢復威勢。

楊纂的祖父楊俊,也是楊安之父楊國的叔父,東晉鹹康三年(337年),楊安的祖父楊初殺死堂兄楊毅自立為仇池公。東晉永和十一年(355年)楊毅之弟楊宋奴買通內侍殺死楊初,楊國率左右殺死楊宋奴自立,一年後(356年)又被楊俊殺死,楊安便是這時投奔到前秦。東晉升平四年(360年),楊安派內應投毒殺死楊俊,楊纂之父楊世繼位,分別向秦、晉稱臣。東晉太和五年(370年),楊世病故,其子楊纂繼位後,與起兵爭位的叔父楊統內訌。

前仇池國楊氏出自白馬氐,本姓令狐,由楊茂搜在清水立國,在其死後兩個兒子楊難敵、楊堅頭依照習俗號為左、右賢王分領部曲,因前趙、成漢先後相攻才沒有發生內耗。到(334年)楊難敵死後,其長子楊毅繼位沒幾年,家族內部圍繞權位幾十年裡仇殺不止。

(371年)四月,楊纂率部眾五萬前往鷲峽抵抗前秦大軍,秦軍先至與楊亮所派精騎率先接觸。雙方為爭奪峽口有利地勢於峽中激戰,晉軍人少不敵,而礙於地形雙方大軍都沒辦法展開。楊纂前軍隨後也被擊潰,裹挾著全軍敗退,折損一萬五千餘人,楊亮所遣督護郭寶、卜靖皆沒於戰陣。

前秦甘露四年(362年),經王猛主政,秦國對軍事裝備的重視更甚以往,苻堅召集冶煉工匠五千二百餘,革新冶煉技術、統一甲械制式,於當年鑄寶刀一柄獻上,銘曰神術。而仇池本就國小民少,又內鬥不休,國力日漸疲弱,軍備遠遠不如秦國,在這種狹路相接的添油作戰中根本不是對手。

楊纂兵敗鷲峽後,秦軍在主帥苻雅指揮下繼續進兵,聞聽敗訊的楊統在武都率先開城投降,收攏潰兵回到仇池的楊纂自覺沒有勝算,畏懼之下自縛出降,被苻雅送往長安,前仇池國自此滅

目錄
重生軍工子弟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