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書架
首頁 > 歷史軍事 > 推背圖之大唐帝國 > 第134章 遷徙突厥人

第134章 遷徙突厥人(第1/2 頁)

目錄
最新歷史軍事小說: 開局發老婆,亂世收留萬千美人精靈:從蚊香蝌蚪開始精靈:庫洛魔法使的牧場養成計劃從頭爽到尾巴骨少年歌行,執佳人手,共白頭寒門潛龍雙穿門:人在詭異世界當壓寨夫君寒門霸圖大唐:天道太子李承乾地主想躺平,系統請我在末世開荒盛唐華章火影:鳴人掌控全域性興漢室四合院:李長海的幸福生活學霸穿越大明帶木匠皇帝大殺四方大順寶藏聖雄之名港片:開局穿越洪興大頭新還珠之永燕翩翩飛從寶可夢開始的穿越

結社率等人謀反之事結束了,但是餘震不斷。

五月初五,李世民剛回到長安,群臣們的奏章已如雪片般飛到李世民的御桌上。大家的意見出奇地的一致:“應借鑑晉朝時期五胡亂中華的歷史教訓,非我族類,其心必異!突厥人留在黃河以南有非常大隱患,建議將塞南地區的十餘萬突厥人遷徙到塞北草原。”

還有一些大臣上奏章要求,貞觀三年溫彥博提議將突厥人安置在黃河以南,應治其誤國之罪,他們普遍認為正因當時將突厥人安置在黃河以南,才導致十年後結社率謀反的肘腋之患。

李世民看完這些奏章,氣憤地說:“朕主張群臣知而不言,勿要言之不盡。溫彥博曾在貞觀三年建議將突厥人安置在黃河以南,但是由朕親自決策而定的,如果大臣因言獲罪,以後恐怕是道路以目,無人敢暢所欲言了。況且溫彥博已去世兩年了,諸位大臣難道還想因此事而將溫彥博從墳墓中拉出來鞭屍嗎?”

李世民語重心長地說道:

“這幾日朕重新把魏侍中在貞觀三年的奏章調閱:‘突厥代代作盜為寇,是百姓的仇敵,如今有幸滅亡了他們,聖上因他們投降歸附,不忍心將他們全部殺掉,應釋放他們歸還故土,不可留他們在中國。突厥人衰弱就請求臣服,強盛就叛變作亂,這本來是他們的常性。如今投降的突厥人有十餘萬人,數年之後,繁衍生息,一定成為心腹之患,後悔不及。晉朝初年,胡人與民眾雜居在中國,郭欽、江統都勸晉武帝將胡人驅逐出塞外,來斷絕動亂的根源,晉武帝沒聽從,後二十餘年,就出現了五胡亂中華,前車之鑑後車之師!’

朕研讀了多遍,深感是魏徵所言是字字箴言,只可惜朕當時是以赤誠之心對待突厥人如赤子一般,而疏忽了魏徵的諫言,朕現在明白了,中原王朝是樹木的根基,四夷乃是其枝葉;割斷樹根以奉養枝葉,樹怎麼能生長繁茂呢?朕不採用魏徵的諫言,結社率等人謀反,差一點讓朕狼狽不堪。禍由朕之疏忽,朕應下罪己詔。”

群臣一聽要下罪己詔,紛紛拜伏於地,高呼:“聖上聖明!主憂臣辱,主辱臣死。臣等未能替聖上分憂,都是臣等之罪。”

李世民聽罷,沉默良久,說道:“朕現在已經意識到錯了,現在當務之急是將塞南地區的十餘萬突厥人如何安置問題,避免再出現肘腋之患的事情發生。”

魏徵上奏道:“臣還是堅持貞觀三年的意見:將這些突厥人驅逐出塞外,以斷絕動亂的根源。”

岑文字上奏道:“臣也堅持貞觀三年的意見:將突厥貴族封以王侯,以宗室的女子嫁給他們,分割他們的土地,離析他們的部落。他們的權力削弱,勢力分散,易於鉗制,可以使他們永為藩臣,使邊塞永保平定。”

房玄齡上奏道:“臣也是堅持原來的意見:採取以夷制夷的政策,分而治之,我們在各個部族設立君長,不相互稱臣隸屬,國家分離就勢弱而且容易控制,勢均力敵就難於相互吞併消滅,各自保全,必定不能夠與大唐抗衡。”

李世民看到袁天綱站在朝堂上沉默不語,便問道:“袁愛卿,你的意見如何?”

袁天綱急忙出列上奏:“臣在貞觀三年實際上內心認同魏侍中的意見,晉朝江統曾向晉武帝提出《徙戎論》,可惜晉武帝不採納,結果後來五胡亂中華。”

李世民聽罷,面帶不悅地說:“既然你明知朕當年決策錯誤,為何不上諫言勸勸朕呢?”

袁天綱嚇得趕緊解釋道:“臣當時未能勸諫聖上,是因為臣有一點私心:臣當時人微言輕,不敢效法魏侍中一樣做聖上一諫臣,這是臣的過錯。”

李世民聽罷,這才不再生氣了。於是他下詔命:

“冊封右武侯大將軍、化州都督、懷化郡王李思摩為乙彌泥孰俟利苾可汗,賜戰鼓和纛旗

目錄
重生鷹醬警長,掃黑清空彈夾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