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書架
首頁 > 武俠修真 > 穿越古今要修仙 > 五十一、生財之道

五十一、生財之道(第1/2 頁)

目錄
最新武俠修真小說: 當射鵰眾人觀影神鵰故事火中重生:烈焰之魂!高手留步蓮花樓之李相夷天幕看蓮花久仰大俠人在雪中:悟性逆天六歲劍開天門大秦:新世紀我乃明教大宗主江天大業從天地會總舵主開始穿梭武俠世界諸天,從神鵰姐妹花開始乘風紀新神鵰俠侶之過芙戀穿越武俠世界,每天獲得一點突破一念關山?不,一念癲山我在大虞當殺手那些年雲之羽:宮二先生的妻子帶球跑綜武俠:江湖不死綜武:幫李尋歡算命,附送下下籤武林外傳:我乃呂侯爺

瓦窯,沈鋸父子倆壓根就沒有閒心關心豆腐的買賣,父子倆一門心思要做的茶具。今天八月初二了,要趕在八月初十前把茶葉推銷出去,才趕得上中秋節前的送禮潮。

沈無求在給昨天制好的壎坯調音,忽然想起來吳氏房裡那兩隻精緻的小竹籃,用來包裝茶葉正好。現代很多茶葉廠,就是用竹籃包裝茶葉的,還沒這個精緻。

廣西六堡茶的典型包裝,就是用帶蓋的小藤筐。雲南也有多款茶葉,是用竹籃包裝。

“阿爹,你拿回來的那倆小竹籃子,是誰編的,用來包裝茶葉正好。”沈無求頭也不抬地問道。

“你那個瘸腿的二表叔織的。你喜歡這個?”沈鋸也沒抬頭,他在給壺刻上自己的名字。

“他平常拿到鎮上賣多少錢一隻?”沈無求問。

“我聽說能賣六文錢呢。”沈鋸道,“你二表叔說他腿腳不方便,織大件的東西太麻煩家裡人幫他砍竹回家,織小巧些能省竹篾。”

沈無求無語望天,人家織這麼精美的籃子只是為了省竹篾?忽然又想到,自家現在努力製茶壺不也是比制磚瓦省泥嗎?

做少量更精緻、更有特色的東西,獲得與做更多粗製物品同樣的價值,甚至更高的收益。這也是現代深加工的理念,這樣想來,制壺與織竹籃倒有點殊途同歸的意味。

本來沈無求打算,把茶道六君子中的三件交給村口的篾匠加工,既然二表叔的手工這麼好,就把這活交給他們家吧。

“阿爹,我還設計了一套泡茶用的工具,叫茶道組,原打算分開給篾匠和二奶奶加工的。既然舅公家也會做竹器,就全交給他們家做吧。竹籃按八文一隻算,要儘量織得精細些,茶道組也按八文一套算。”

“太好了,你舅公家日子也不寬裕,你二表叔若能自給自足,也好給他找一房媳婦兒。”沈鋸很激動,二表弟因為殘疾,都二十五歲了還沒娶上媳婦,同齡人很多孩子都生兩三個了。

二表弟還曾經透露過終身不娶,過繼大哥的一個孩子就算了。沈鋸忽然覺得,自家制茶是件大好事,不但能讓閒散的孩子們不到處惹事生非,還能讓他們吃飽飯。

現在,又能讓自家表弟有進項,說不定還能因此娶上媳婦兒。自家也能因此賺的比以前多(雖然錢還沒到手),看來要多種些茶樹,不能僅靠野生的那二十幾棵樹。

“大牛,咱家多種些茶樹可好?”沈鋸問兒子。

“行啊,等摘完茶青,過冬前剪些枝芽育苗,後年春天才能種。也可以在山上其它地方找找看,把野生的茶樹移到咱家茶園裡來。”沈無求並不訝異沈鋸想擴大生產,因為他也有此打算。

沈家想富裕起來,不可能只靠這二十幾棵茶樹,這二十幾棵茶樹僅是起步。父子倆一邊工作,一邊憧憬著美好的未來。

第二天,八月初三了,沈鋸的陶窯從中元節停工至今已有二十日了,今天第一次燒製茶具,這制壺的泥比他以往燒陶缸陶盆的泥細膩多了,不知道燒製後會是什麼樣?

然而,沈無求並不是十分滿意這批陶泥,因為真正的坭興陶,是用廣西欽州市欽江兩岸,特有的陶泥製成的。西岸泥經過長達半年的風吹日曬,氧化、風化後和東岸密封的泥混合,才成就了坭興陶特有的質地,與千變萬化的窯變。

可是他們父子等不了這麼長時間,也找不到和欽江兩岸兩種品質不同的陶泥,沒辦法,只得暫時將就使用村邊那條小河旁的黏土。

沈無求沒有去圍觀燒窯的過程,他得去鎮東頭吳氏孃家訂製四口鐵鍋炒茶,靠山村在鎮子西邊,去外祖家要穿過鎮子。

山上的土灶做好了,還差配套的鐵鍋呢。另外,沈無求還要去找柳木匠做點東西。

經過幾次“沉底香”的製作,他發現用傳

目錄
人在聊齋:開局燉了討封黃皮子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