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書架
首頁 > 遊戲競技 > 科幻縱覽 > 第138部分

第138部分(第1/4 頁)

目錄
最新遊戲競技小說: 進入遊戲世界終於輪到我玩養成!我家戀愛選項不對勁網遊:身為奶爸一刀999很合理吧?一世容安重生:遊戲才剛出,你怎麼就亂殺世界RPG之大穿越異世玩魔獸網友我重生在遊戲釋出前一天衝榜拿首殺,戰力等級都第一穿成早死的炮灰原配我怒嫁反派足球的眼淚滿朝名臣,你讓我怎麼做昏君?山的那邊,刻著巔峰IG之名!詭異:快跑,他踏馬開了!王者:英雄超標?我真拿他上分!修仙:從靈農開始肝經驗全民:死靈法師,站著就是輸出艾澤拉斯的奧術師LOL:超神之路nba:我狂暴後衛,暴打庫裡

當然,主流文學中也不是沒有把視線投向科學領域的作品,比如徐遲、黃宗英的一些報告文學就把科學家和科學工作當成主題。但把整個文學樣式都壓在科學領域上,對其進行大量深入細緻地描繪的,還只是科幻文學一家。

其次,科幻文學是惟一關注未來的文學樣式。昨天小組討論會上,大家談起電子媒體的發展會不會衝擊出版物,來自浙江奉化的一位老師指著我開玩笑說,這是他們科幻小說的話題。這位老師歪打正著!六十年代,當電腦還沒有在美國普及的時候,科幻作家阿西莫夫就寫下過一篇膾炙人口的短篇科幻小說《他們那時多麼快樂》,講一個生活在三個世紀以後的孩子,從小就是電子媒體的包圍中長大。有一次,他偶然從小朋友家裡看到一件傳家寶,一本真正用紙印刷的書。故事的情節很簡單,作者用大量筆墨,描繪了我們的這位後代,在面對一本真正的書時所產生的驚訝、感慨和愁悵之情。我舉這個例子不是同意阿西莫夫的思想,而是想說明,幾乎沒有哪一個主要的社會領域的未來,沒有在科幻作家的筆下被分析過和描繪過。二十八號報到的那天晚上,中央電視臺有這樣一則新聞:李鵬委員長觀看了蘭天少兒藝術團表演的一臺節目。節目以建國一百年為背景,表現了那時社會發展的方方面面。恰好在兩年以前,四川的《科幻世界》雜誌社在成都高校中組織了一次科幻習作徵文,題目就叫《中國2050》。當時我在這家雜誌社任職,徵文由我來負責。我曾對各高校的學生代表解釋說,1998年的中國是前輩們創造出來而你們在享用,2050年的中國是你們用自己的一生去創造,而留給後代們享用。

寫這樣一個題目,就是寫你們準備如何渡過自己的一生!這幾天我在會上交了新朋友,他們手裡都有我的名片。大家可能注意到名片背面的那句話:我們之所以關注未來勝於過去,就在於未來不象過去,已經被刻成碑文而不可改變。這句飽含主動精神和參與意識的話出自《科幻世界》編輯部寫給讀者的2000年新春祝詞,同時也是廣大科幻作者和科幻愛好者的共同心聲。

第三,科幻文學是惟一具有全球化色彩的文學樣式。科幻作品往往以人類命運為主題,人物來自各個國家,背景也超越一個國家的狹小界限,甚至超越整個地球的界限。大家不熟悉科幻作者,但一定不會對凡爾納陌生。凡爾納是法國作家,但看一看他作品的題目吧:《八十天環遊地球》、《海底兩萬裡》、《太陽系歷險記》等等。胸懷之博大,視野這開闊可見一斑。而這種胸懷和這種視野,正是科幻小說的鮮明特色。

科學、未來、人類一體,這三者是近二百年來,科幻文學自發形成的“主旋律”。這三個主線與當今時代恰恰合拍。我們這個時代,正是科學技術日益滲入人們日常生活的時代,正是社會變化逐漸加快,許多人覺得“趕不上車”的時代,正是全球經濟、文化乃至政治的一體化蓬勃發展的時代。正是這種吻合,決定了科幻文學可能是最具時代特徵和發展潛力的文學樣式。

昨天晚上,我得到了本屆年會到會人員的通訊錄。我看了一下大家的工作單位,基本上來自四個方面。一是來自各高校的文學理論界、評論界的老師們。我希望各位今後能夠把視線分一部分給科幻小說,提練它的精華並幫助它健康成長。更進一步的奢望,就是如果你們透過自己的研究,發現科幻文學確實具有相當的藝術價值和社會價值的話,你們能夠在課堂上,給未來的文學工作者們講一講它。美國有五百所大學開設科幻文學課程,在英國,研究科幻文學可以授與碩士學位。這雖然不是中國的現實,但卻不是透過努力而不能實現的。

二是主流文學的作家們。我希望你們能夠嘗試一下科幻文學這種寫作方式。在我國,早有老舍的《貓城記》、近有梁曉聲的《浮城》、朱蘇進的《

目錄
芙蓉王妃花轎錯嫁都市醫武至尊王妃難寵(下)崇禎七年說笑之劫數亮劍:支援抗戰,從過草地開始!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