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書架
首頁 > 遊戲競技 > 科幻縱覽 > 第121部分

第121部分(第1/4 頁)

目錄
最新遊戲競技小說: 進入遊戲世界終於輪到我玩養成!我家戀愛選項不對勁網遊:身為奶爸一刀999很合理吧?一世容安重生:遊戲才剛出,你怎麼就亂殺世界RPG之大穿越異世玩魔獸網友我重生在遊戲釋出前一天衝榜拿首殺,戰力等級都第一穿成早死的炮灰原配我怒嫁反派足球的眼淚滿朝名臣,你讓我怎麼做昏君?山的那邊,刻著巔峰IG之名!詭異:快跑,他踏馬開了!王者:英雄超標?我真拿他上分!修仙:從靈農開始肝經驗全民:死靈法師,站著就是輸出艾澤拉斯的奧術師LOL:超神之路nba:我狂暴後衛,暴打庫裡

進行了選擇。文學是強調個性的,於是它就象生物基因一樣,雖有繼承但無時不變。而凡是經過百十年時光選擇而留傳下來的,嚴格講都是適應了環境的“文學品種”。那環境,其實就是讀者的閱讀水平和閱讀口味。

對於科幻文學來講,研究它的愛好者就更重要了。科幻文學從誕生至今從未進入主流。大學的殿堂、權威文學刊物和出版社,權威的文學評獎,總之,代表主流和官方的一切,從來沒有向科幻文學開啟過大門。這個窘況中外皆同。而科幻文學卻如潺潺小溪流淌至今,雖然不成江河,卻從不幹涸,從不斷絕。根本的雨露是來自科幻愛好者的。他們不僅讀,而且寫,而且宣傳,他們投入自己的精力和熱情來維持自己的至愛。就是科幻作者群體,也基本是由當年的科幻愛好者中脫穎而出的。

一個人是不是科幻迷,大致可以用這樣幾個標準來匡定:一,科幻讀物佔其全部閱讀範圍的多少。偶而讀一兩本科幻小說的人當然算不上科幻迷。一個科幻迷對科幻讀物的閱讀時間,至少要在他的業餘閱讀時間中佔固定的比例。二,他有沒有“消費忠誠度”,即在不瞭解作品本身如何的情況下,發現科幻出版物就要看一看。類似球迷那種“勝也愛你,敗也愛你”的心理狀態。他們對科幻的喜愛,應該是對這門藝術整體的喜愛。非科幻迷看到圖書封面上印著“科幻”二字,往往就會望之卻步。三,除作品外,他是不是還對科幻界的動態、“內幕”等等側面資訊感興趣。這種興趣體現了對所愛事物深入瞭解的願望,體現一種參與性。

中國科幻迷平均年齡較小。在這方面,只有個別雜誌統計過自己的讀者群,還沒有一個普遍的調查資料可供參考。筆者只能憑感覺來判斷。中國科幻迷高度集中在學生群體裡。而且可以分成兩個明顯不同的層次:中學生和大學低年級學生裡的科幻迷,以科幻雜誌、倪匡、黃易作品為主要閱讀物件。大學高年級學生,以及成人科幻迷,以科幻圖書,科幻經典作品為閱讀物件。這裡既有欣賞水平提高的原因,也有消費能力提高的原因。幾元一本的雜誌,中學生可以負擔。而倪匡、黃易的作品,可以透過租賃來閱讀。經典科幻作品或者大陸科幻作家的新著,只能到正規書店,並且是比較大的綜合書店才能買到。

在較低的科幻迷群體中,對科幻的興趣主要出自想象。一些中學生科幻迷在來信中坦誠,看科幻的主要原因就是喜歡胡思亂想。這樣的負面詞彙透過他們自己的口說出,更能說明問題。同樣的閱讀要求,也使得他們去看奇幻、武俠等具有幻想色彩,架空色彩的文學型別。這幾年來,奇幻類出版物衝擊科幻類出版物,後者流失的,主要是低年齡段的讀者。而成人科幻迷仍然保持著自己的“品牌忠誠度”。

較高一個層次的科幻迷,大部分擁有理工科知識,對技術比較迷戀。喜歡談論科學上的新發現、新發明。經常有科幻圈同仁說,科幻迷到了一定年齡就流失了。更有一些大中學生科幻迷問我,是不是人到一定年齡,就不喜歡科幻了?其實,成人科幻迷大量存在。但他們“隱形”了。因為現在的科幻雜誌主要針對中學生,面圖書不承擔媒體的功能。不再有雜誌這樣的媒介核心聚攏他們,這一部分科幻迷的聲音就消失了,或者只存在於網路空間。

在一個高度多元化的社會里,欣賞群體分化再分化,是個不停頓的過程。即使在科幻迷這個大範圍內,也已經出現了鮮明的分化過程。比如,儘管筆者認為,軟科幻硬科幻的概念並不準確。但科幻圈裡,已經很明顯地分化出“軟科幻愛好者”和“硬科幻愛好者”。彼此之間爭論不休。互相貶低對方的喜好。而具體到一個作者、一部作品,也都有自己的FANS,比如“阿迷”(阿西莫夫迷)、“銀英迷”(《銀河英雄傳說》的愛好者)、“衛斯理迷”、“X檔案迷”、“《星際旅行》

目錄
芙蓉王妃花轎錯嫁都市醫武至尊王妃難寵(下)崇禎七年說笑之劫數亮劍:支援抗戰,從過草地開始!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