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書架
首頁 > 遊戲競技 > 儒教三千年(外一種:茶事遍路) > 第3部分

第3部分(第1/5 頁)

目錄
最新遊戲競技小說: 國運領主,特殊兵種是第四天災網遊三國之神豪木筏求生:我得到了一本古書末世:我一個亡靈法師加什麼智力進入遊戲世界終於輪到我玩養成!我家戀愛選項不對勁網遊:身為奶爸一刀999很合理吧?一世容安重生:遊戲才剛出,你怎麼就亂殺世界RPG之大穿越異世玩魔獸網友我重生在遊戲釋出前一天衝榜拿首殺,戰力等級都第一穿成早死的炮灰原配我怒嫁反派足球的眼淚滿朝名臣,你讓我怎麼做昏君?山的那邊,刻著巔峰IG之名!詭異:快跑,他踏馬開了!王者:英雄超標?我真拿他上分!修仙:從靈農開始肝經驗

壞筆蹦曄亂迅擼��膊⑽床扇〗銜�俠韉牡種拼朧�?滴躉實廴ナ籃螅�赫�實郟�1723—1735年在位)即位,最終施行了禁教。

鴉片戰爭結束後,於 1842年簽訂了《南京條約》。兩年後的 1844年,清政府在列強的壓迫下,被迫解除了對基督教的禁教措施。自雍正時期開始到 1844年,禁教持續了一百二十年。在此期間,北京還是有許多的耶穌教徒,或在天文臺任職,或是擔任宮廷畫家。傳教活動雖被禁止,但仍允許他們在北京居住。這與日本對天主教採取的禁教措施大不相同。

1844年解禁之後,天主教中“自那一天”仍然生效,嚴禁信徒供奉祖先的牌位和到孔子廟禮拜。辛亥革命後,高階官員任職時已經不必到孔子廟“上香”,但是典禮問題仍然是阻止中國人信教的一大障礙。

然而“自那一天”並非最終判決。自發布之日起經過二百二十年後,到了 1939年12月,教皇皮奧十二世針對教會對待中國典禮問題的態度作了重新的修訂,允許信徒懸掛孔子的肖像,允許信徒在故人的遺骸或墓前行禮,允許信徒在孔子紀念堂參加各項紀念儀式,等等。 1939年英法對德宣戰,當時日本已經與義大利締結了防共協定,並於兩年前挑起了全面的中日戰爭。而若要是從九一八事變開始算起,中日戰爭早在八年前就爆發了。教會針對中國傳教政策的重新制定,就是在這種背景下進行的。

關於典禮,我們需要思考一下何為儒教。耶穌教會認為在故人墓前或排位前行禮是一種“市民行為”,即作為市民理應遵行的一種道德行為。耶穌教會向羅馬的解釋這只是一種“緬懷”,而並非宗教行為。如果其中有“祈願”的成分,那麼毫無疑問這屬於宗教行為。例如,在戰死者的墓碑前,低下頭緬懷,但不知不覺,這種緬懷就會轉變為“祈願”——請保佑我們,請保佑永久和平——這屬於市民的道德性行為呢,還是屬於宗教行為呢?很難明顯地區分開來。

關於儒教究竟是市民行為還是宗教活動這一問題,“自那一天”教皇令曾對此作出過闡述。據記載,關於牌位,不可以當作是某人的靈位,只可作為“某人的位子”,並且只能是放在那裡,絕不允許參拜,還要求在牌位的旁邊,必須放置解釋基督教徒戒律和子孫對待祖先尊敬的宣告書。關於典禮問題,當時教會作出的讓步僅此而已。

關於牌位,中國一般的解釋為“神主”。在上面寫有“歷代祖考妣之神位”等文字。靈與神在典禮問題上有著內在聯絡。重視祭祀祖先的儒教相信靈魂不滅——無疑這是一種宗教,作為神教的基督教自然會覺得對此無法協調。

書包 網 。 想看書來

禮教亦為名教

儒家學說在成為“官學”後,其內在的形式主義愈演愈烈。中國的官僚制度便是在形式主義下被運用的。

雖然內部已經混亂,但表面上看起來仍然井然有序——這就是儒家的策略。為了追求形式,往往會對一些內容加以掩飾,甚至拋棄。因此表面現象與實際情況之間有著很大差距。

不妨看一下陸游的生活經歷。陸游( 1125—1210),比朱子年長五歲,生於山陰(現浙江紹興),號放翁,終年八十五歲,在當時可謂高壽。他二十歲時結婚,妻子唐婉美貌動人,夫妻感情甚篤。然而,和現在中國人的情況相似,婆媳關係不好相處。唐婉雖是陸游母親的侄女,但她們的關係並不融洽,最後導致陸游夫婦離婚。雖然陸游捨不得妻子,但是在母親的命令下,也不得不選擇了離婚。

不聽從父母之言,是為“不孝”。為了實現儒家強調的品德——孝,必須作出犧牲。“孝”的形式主義具有絕對權威。感情甚好的陸游夫婦二人不得不揮淚分別,各自再婚。十年後,三十一歲的陸游

目錄
俠盜玉麒麟十年後的老公洞房失寵妃用情話叫醒睡美人網王之重生羽翼末世之田園農場主 無下完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