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書架
首頁 > 女生小說 > 不要忘記德國 > 第97頁

第97頁(第1/2 頁)

目錄
最新女生小說小說: 種藥小仙的現代擺爛日常反派畫風突變後,男主人設也歪了殭屍:開局神格面具鹹魚吃瓜被讀心,全宗門都殺瘋了星穹鐵道:我生命星神,調教眾生重回議親前,扶草包夫婿直上青雲婚姻陰謀火影:宇智波家的六眼穿成炮灰後每天都在苟活絕色毒妃:廢材紈絝九小姐我不是信徒開局無限餘額:神秘千金她美又颯無厘頭社恐的每一天天命雙生之神妃傳綜影視:攻略之旅赫敏和她的傲羅教授穿成土匪?那就造反當皇帝!食在大宋:我的系統通山海山河獻穿成惡毒郡主,她虐渣打臉還很萌

1956年1月30日,周恩來指出:&ldo;為了和平和重新統一德國成為一個愛好和平的民主國家,中國也歡迎同德意志聯邦共和國的關係正常化。&rdo;但此話同樣沒有引起波恩當局的反響。聯邦德國還壓制國人同中國正式接觸的呼聲。

1956年6月底,社會民主黨聯邦議院議員奧倫豪爾提出同中國政府簽訂貿易關係協定,認為這&ldo;對德國經濟上有利是不言自明的&rdo;,但毫無結果。同年,自由民主黨聯邦議院議會黨團在本黨議員赫爾曼施瓦恩訪問中國期間,向議院正式提出&ldo;關於在北京建立常駐經濟代表機構&rdo;的議案,遭到聯邦外交部長馮希倫塔諾的反對,並被外交部駁回。

在中德建交之前,聯邦德國和中國之間只存在處於&ldo;自流狀態&rdo;的貿易交往。

1957年9月27日,經波恩當局批准,才由非官方性質的&ldo;德意志東方經濟委員會&rdo;同中國國際貿易促進會在北京簽訂貿易關係協定。次年9、10月間,新華社在波恩設立了常駐記者機構。但兩國政府之間始終沒有往來。

對於中國的臺灣問題,聯邦政府認為這是中國的內政問題,總的來說持中立態度,不發表明確反對人民中國的宣告,也不考慮同臺灣建立官方關係。

1954年3月,阿登納訪問希臘,臺灣駐希臘&ldo;大使&rdo;要求與西德建交,阿登納作了迴避,聯邦外交部隨即指示駐雅典大使館:不改變&ldo;觀望&rdo;態度。1958年秋,杜勒斯要求聯邦德國就中國炮轟金門發表宣告,遭到聯邦外交部拒絕。在臺灣加入國際性組織問題上,聯邦外交部無視美國的一再要求,始終堅持投棄權票。

德國人很清楚,&ldo;對臺灣積極就意味著對北京失禮&rdo;,北京將會認為是搞&ldo;兩個中國&rdo;。

1961年3月,聯邦外交部的形勢分析報告指出:&ldo;如果同福摩薩確定關係,那就會堵塞通往北京的道路&rdo;,&ldo;考慮到未來蘇中關係的發展,保留這條道路是有利的&rdo;。

經常援引北京反對&ldo;兩個中國&rdo;用來說明反對&ldo;兩個德國&rdo;立場的聯邦德國擔心:德國搞&ldo;兩個中國&rdo;,中國就不會搞&ldo;兩個德國&rdo;?

◆帶來了聯邦德國最美好的祝願

社民黨於1969年上臺後,勃蘭特雖然改變了過去僵硬的東方政策,推行新東方政策,改善同蘇聯、東歐的關係,但仍不願開啟通往中國的大門。社民黨政府非常擔心同中國發展關係將會影響它推行新東方政策,影響它和蘇聯東歐改善關係。因此自上臺以來,除了在它的政策宣告中簡單地提到中國之外,在所有的宣告、講話中都不提同中國的關係。

但在1971-1972年間,中美&ldo;桌球外交&rdo;、中國聯大席位的恢復、尼克森訪華等重大事件,在聯邦德國引起很大震動。反對黨領導人和報刊強烈要求發展同中國的關係。

反對黨基民盟副主席、議會外交委員會主席施洛德表示:敵人的敵人是朋友,新東方政策不應終止於莫斯科,而要延伸到北京。

但政府發言人表示:政府正忙於同蘇聯、東歐國家的談判,要到1974年才能考慮同中國的關係。

社會民主黨領導人講:&ldo;在長城上找得到德國統一的鑰匙&rdo;。

1972年7月,施洛德成功地對北京進行了訪問。&ldo;我給您帶來了聯邦德國最美好的祝願。&rdo;這位友好使者對歡迎他的周恩來總理說。周總理笑著回答:&ldo;我感謝你帶來了好雨。&rdo;

目錄
請給我一個擁抱惹火米蜜的平淡人生買下地球之後[綜英美]香蜜之心有所念人我心目中的白月光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