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書架
首頁 > 遊戲競技 > 新文化與真文人 > 第6部分

第6部分(第1/4 頁)

目錄
最新遊戲競技小說: 進入遊戲世界終於輪到我玩養成!我家戀愛選項不對勁網遊:身為奶爸一刀999很合理吧?一世容安重生:遊戲才剛出,你怎麼就亂殺世界RPG之大穿越異世玩魔獸網友我重生在遊戲釋出前一天衝榜拿首殺,戰力等級都第一穿成早死的炮灰原配我怒嫁反派足球的眼淚滿朝名臣,你讓我怎麼做昏君?山的那邊,刻著巔峰IG之名!詭異:快跑,他踏馬開了!王者:英雄超標?我真拿他上分!修仙:從靈農開始肝經驗全民:死靈法師,站著就是輸出艾澤拉斯的奧術師LOL:超神之路nba:我狂暴後衛,暴打庫裡

門來請,敦促陳寅恪去香港,答應給他十萬元港幣和一幢洋房,陳寅恪始終不為所動。他對蔣家王朝的種種倒行逆施多有領教,在和平時期,一個政府連中央研究院院士、國內第一流學者冬天取暖的小問題尚且置之不理,大潰敗之際,再來臨時抱佛腳,還如何能夠收拾人心,聚攏人氣?

人生五痛(2)

1949年5月,中山大學教授不堪忍受生活的悲苦,力請當局清償積欠多月的薪酬,竟集體出動,在廣東教育廳門前掛出“國立中山大學教授活命大拍賣”的醒目大招牌,當街變賣首飾、衣物、圖書、字畫,招致市民圍觀,也引起輿論譁然,成為中外教育史上的一大丑聞。陳寅恪住在一江之隔的嶺南大學,對中山大學眾教授內心的苦處顯然感同身受,把最愛體面尊嚴的教授都逼上大街丟人現眼,這樣的政府令陳寅恪失望之極。

上個世紀六十年代初,舉國饑荒,各地餓死人的事雖被遮捂,但已算不上什麼新聞。陳寅恪就因為享受廣東省委書記陶鑄親定的住房、吃飯、穿衣的若干照顧,以致引起某些教職員工的不滿,這些人質疑道:“我們沒有飯吃,為什麼要這樣優待他?”顯然,他們只記得老祖宗的那句話,“不患寡而患不均”,卻忘了往深處想一想,這一切是怎樣造成的。

三、失書之痛 陳寅恪嗜書如命,卻屢遭書災書劫。關於藏書受到損失的情況,陳寅恪在寫於“文革”期間的第一次交代稿中有這樣一段話:“抗日戰爭開始時清華大學遷往長沙。我攜家也遷往長沙。當時曾將應用書籍包好託人寄往長沙。當時交通不便,我到長沙書尚未到。不久我又隨校遷雲南,書籍慢慢寄到長沙,堆在親戚家中。後來親戚也逃難去了,長沙大火時,親戚的房子和我很多書一起燒光。書的冊數,比現在廣州的書還多。未寄出的書存在北京朋友家中。後某親戚家所存之書被人偷光。”1938年,陳寅恪為避兵燹,將另外兩大箱書籍交由滇越鐵路託運,卻不幸失竊,其中最珍貴的是他親手批註的中文史書和古代東方書籍及拓本、照片。多年後,安南(越南)華僑彭禹銘在舊書店意外淘到陳寅恪那批失書中的《新五代史》批註本兩冊,無奈越南政府嚴禁書籍出口,這兩冊書便遲遲不能物歸原主。其後,越戰爆發,彭禹銘所藏古籍數千卷盡付一炬,陳寅恪的史本同為劫灰。這一損失嚴重影響到陳寅恪後來的著述。

陳寅恪遭遇到的最大書災當然還是在“文革”期間,造反派學生多次去這位史學大師居住的中山大學東南區一號樓抄家,將大字報貼得滿院滿室,甚至貼到陳寅恪的床頭。紅衛兵常常順手牽羊,生活用品尚且不肯放過,書籍更是被他們抄得魂飛魄散。1969年5月17日,陳寅恪八十壽辰,女兒陳小彭回家探親,陳寅恪氣憤地說:“我將來死後,一本書也不送給中大。”同年10月7日,陳寅恪含恨去世,家人迫於外界壓力,只好讓學校將剩下的書籍全部搬走。最可痛惜的是,陳寅恪晚年口述的回憶錄《寒柳堂記夢未定稿》,以及他的完整詩集,經此劫難,蹤影全無,竟沒人能夠講清楚這些手稿的下落。

四、病魔糾纏之痛 陳寅恪中年目盲,晚年足臏,半生吃盡苦頭。上個世紀六十年代初,陳寅恪曾對“民進”中央副主席楊東蓴談及自身命運,用十二個字概括:“左丘失明,孫子臏足,日暮西山。”滿懷悲愴意緒,盡皆溢於言表。

1939年春,陳寅恪的命運本已露出一線曙光,英國牛津大學聘請他為漢學教授,並授予他英國皇家學會研究員職稱。夏日長假,他離開昆明,前往香港,準備全家乘船去英倫。不幸的是,他抵港後不數日,歐戰爆發,遠航成疑。及至秋天開學,他重返西南聯大,惟有感嘆“人事已窮天意遠,只餘未死一悲歌”(《己卯秋髮香港重返昆明有作》)。一年後,陳寅恪再去香港,等待赴英時機,

目錄
芙蓉王妃花轎錯嫁都市醫武至尊王妃難寵(下)崇禎七年說笑之劫數亮劍:支援抗戰,從過草地開始!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