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書架
首頁 > 遊戲競技 > 生命的智慧 > 第20部分

第20部分(第1/4 頁)

目錄
最新遊戲競技小說: 海島求生:我的幸運值爆表了籃壇傳奇巨星:巔峰之路足球:重生當教練,冠軍拿到手軟打造領地太累?我有多重影分身!網遊:我獲得了即時殺戮的能力這就是通天代的含金量嗎?網遊之無雙崩壞:遊歷四方全民求生:從鬼屋開始建立黑暗帝變身女天師,生死看淡,不服就幹開局魔王配置,你卻讓我當救世主末世女神穿到求生遊戲變錦鯉網遊:我的揹包能進化聯盟之表白女神就變強海賊之最強皇副Mr3全民求生,左眼探測右眼殺戮迷霧世界:開局成為仙級煉器師你一個法師,物攻爆炸什麼鬼網遊:開服三天後無敵!王者:人在花果山,最強打野

。。

魏晉“神韻”:生命意識的審美散發(1)

主持人:傅光明(中國現代文學館研究員)

主講人:王毅(遼寧師範大學文學院副院長、教授)

主持人:朋友們,大家好!今天是《在文學館聽講座》在大連分現場的第三場演講,我為大家請來的主講人是遼寧師範大學文學院副院長王毅教授。

在中國歷史上,魏晉南北朝是個極為特殊的時期。提起魏晉,人們常說的詞是魏晉風度,魏晉風骨,但對其內涵,可能並不真正瞭解。魏晉名士是中國歷史上一個獨特的文化現象,隨口我們就可以說出阮籍、稽康、謝靈運、陶淵明等,文學和美學上出現了大的轉折和大的發展。今天請王毅教授為我們講《魏晉“神韻”》。

一.“神韻”的提出與實質

“神韻”是中國古典美學中一個源遠流長的重要範疇,起著基礎和核心的作用。體會一下,“神韻”這麼一種表述,很有味道,顯示著我們古人那種睿智的體味和提煉,這就是把人對自身生命活力、活力之美在肯定、讚揚,把一種生命意識引入到審美理想和審美標準中。

最早提出“神韻”的,是南北朝時南齊謝赫。在《古畫品錄》中,他對“第二品”中第一人顧駿之這樣評價:“神韻氣力,不逮前賢,精微謹細,有過往哲。”

顧駿之是宋武帝大明年間的著名人物畫家,作為對繪畫藝術表現人物的要求,並與“精微謹細”的標準形成對立,謝赫批評他所缺乏的“神韻氣力”究竟是指什麼?基於中國人物畫用線條來構成形象的特質,這應該是指繪畫中由線條勾勒所顯示出來的一種靈動飛揚,一種內在的活力、力量感和飄逸感。由於缺乏這種力量感和飄逸感,儘管他繪出的人物在細節刻劃方面很出色,但所描繪的物件缺少內在的生命活力和靈性,不能給人以栩栩如生、躍然紙上的感覺。應該說,這是謝赫所要求的“神韻”的基本含意。

然而,用毛筆作畫,或滯或暢,或健或弱,線上條的勾勒揮灑中,是否能夠畫出物件的“神韻氣力”,這又很自然並明顯地透露著畫家主觀的品位和心境。因此,“神韻”又必然涉及到畫家自身。顧駿之作為一個畫家,精細的技巧很出色,但一個大藝術家應該具備並體現在其筆墨揮灑上的那種“神韻”——超拔飄逸之氣還不夠,所以他也就無法進入第一品。

不止是評顧駿之一人,在《古畫品錄》中,或分或合,謝赫頻繁地使用了“神”、“韻”、“氣”、“力”這樣的品評用語,都體現出這樣的主客體兼及的特徵。除了以“氣韻生動”打頭的“六法”的強調之外,依他文中品評的次序,其餘的還有:

評衛協:“雖不該備形似,頗得壯氣,凌跨群雄,曠代絕筆。”

評張墨:“風範氣韻,極妙參神,但取精靈,遺其骨法。”

評陸綏:“體韻遒舉,風彩飄然。一點一拂,動筆皆奇。”

評毛惠遠:“力遒韻雅,超邁絕倫。”

評夏瞻:“雖氣力不足,而精彩有餘。”

評戴逵:“情韻連綿,風趣巧拔。”

評蘧道愍:“並善寺壁,兼長畫扇。人馬分數,毫釐不失。別體之妙,亦為入神。”

評晉明帝:“雖略於形色,頗得神氣。筆跡超越,亦有奇觀。”

評丁光:“雖擅名蟬雀,而筆跡輕羸,非不精謹,乏於生氣。”

“一點一拂,動筆皆奇”,勁健有力,跌宕飄逸的筆跡揮灑,與拘緊柔弱、勉強為之的墨線拼湊,所顯示的畫家主體是大不相同的。兼及藝術創造中客、主體兩個方面,將這兩個方面融合在一起的生命力和飄逸感作為密不可分的有機整體來理解和要求,這正是謝赫提出“神韻”審美標準的基本特徵。

目錄
魔劍群俠傳都市主宰天下穿越進化盜墓之祭品(耽美)三年天下流氓俊娘子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