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書架
首頁 > 遊戲競技 > 懷堯訪談錄·貢獻者 > 第5部分

第5部分(第1/5 頁)

目錄
最新遊戲競技小說: 幻光四戰爭騎士,我能融合萬物我踢的養生足球我,神級輔助,帶領Uzi奪冠海島求生:我的幸運值爆表了籃壇傳奇巨星:巔峰之路足球:重生當教練,冠軍拿到手軟打造領地太累?我有多重影分身!網遊:我獲得了即時殺戮的能力這就是通天代的含金量嗎?網遊之無雙崩壞:遊歷四方全民求生:從鬼屋開始建立黑暗帝變身女天師,生死看淡,不服就幹開局魔王配置,你卻讓我當救世主末世女神穿到求生遊戲變錦鯉網遊:我的揹包能進化聯盟之表白女神就變強海賊之最強皇副Mr3全民求生,左眼探測右眼殺戮

一輪生命歷程,這個時候世界復又太平了,秩序就可以重新得到恢復,太陽系將回歸到他的原生態,迴歸宇宙本體面貌等等。可惜大洪水時代沒有到來,諾亞方舟也沒有在西拐莊出現,作為哲學家的王中華卻因病死掉了。

像我喜歡的這個王中華,他整的那一套想象的成分太多,也含有憤世嫉俗的成分,是個真正的烏托邦。能夠讓我感到理論與實踐可以結合並有可能落到實處的外國的哲學家中,我比較喜歡諾齊克,我知道諾齊克已經很晚了,這位了不起的哲學家同癌症抗爭了七年之後,終於在2002年1月23日與世長辭,而這個時候,我還沒有讀過他的書。我是在一次出席北大哲學研討會上,獲得了對這位傑出人物的認識並心嚮往之。

諾齊克走後,他的名著《無政府、國家、烏托邦》曾傳到中國,他希望保障每個人的基本權利,建立“最弱意義的國家”,為人類謀求最好的、可以操作的“烏托邦”等等。這些理論給了我重新開啟對世界認識的一個別樣通道。“哲學是邏輯的詩”,在諾齊克那裡,這句話得到了驗證。txt電子書分享平臺

嶽南:大師之後再無大師(14)

盜墓小說如同廁所文學

吳懷堯:之前你提到《羅馬史》的作者德國人特奧多爾·蒙森,據我所知,百年來,在紀實文學作家中,只有蒙森在1902年獲得過諾貝爾文學獎。而這一年的竟爭異常激烈,有享譽世界的文壇大腕托爾斯泰、左拉、斯賓塞、葉芝、卡爾杜齊、顯克維奇等人,但諾將評委會最終選定了同樣傑出又易讓人接受的蒙森。其獲獎的理由是:“既有完整而廣泛的學術價值,又有生動有力的文學風格……他的直覺能力與創作能力,溝通了史學家與詩人之間的鴻溝……今世最偉大的纂世巨匠,此點於其鉅著表現無疑。”你認為自己是否有望成為蒙森第二?

嶽南:好像還有邱吉爾的《第二次世界大戰*》也得過這個獎。此著分四卷本在倫敦出版,1953年獲諾獎。儘管這個獎對邱氏來說,有為他此前沒有得到和平獎而彌補、平衡的味道,但畢竟是以文學獎的面目出現的,所以這部著作也應看作是紀實類的諾獎受益者。至於做蒙森第二,沒想過。蒙森是考古學家、歷史學家、古文字學家,哲學與文學家,屬於百科全書式的大學者。

蒙森與後來的傅斯年一樣,都是受蘭克史學影響很深的人,從他的身上,我們可以看到蘭克學派的影響,也可以看到實證主義史學的痕跡。然而,他與傅斯年的幾乎全盤照搬又有所不同,蒙森卓然樹一家之幟,不屬於任何一個學派,因而曾被柯林武德稱作為“實證主義時代遙遙領先的最偉大的歷史學家”。我與蒙森出生的環境、受的教育和訓練等等皆不同,寫不出像《羅馬史》那樣深沉博大又文采斐然的《中國史》。

吳懷堯:考古在中國方興未艾,這是否表明中華民族喜歡懷舊,對舊事物情有獨鍾,近百年來,幾乎所有的創新都來自西方,對此你如何看?

嶽南:不只是在中國,考古這個行當在世界各地都是熱的。與你的提問恰恰相反,中國人並不喜歡懷舊,恨不得把舊事物特別是舊的文化遺產全部砸掉焚燬,扔入歷史的垃圾堆才感到舒服痛快。中華民族確實創造過光輝燦爛的文化,有過鼎盛之時,但通觀歷史,對世界文化的發展做出的貢獻卻與這種光芒極不相配。當新的王朝推翻舊王朝的時候,勝利者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前朝的廟宇、宮殿、樓堂館舍一把火燒個精光,然後是城牆拆除,器物砸掉,這種文化滅絕式的浩劫從著名的項羽率江東子弟兵火燒阿房宮、秦始皇帝陵園開始,一直延續到上世紀五六十年代達到歷史的頂峰。所以說,中國文化自身破壞性大,對世界貢獻小。談到西方的發明創造,在遠古的時候就很了不起,近幾百年主要是在地理大發現的基礎上,刺激

目錄
我造了個主神空間小寡婦與殺豬刀時光的痕跡種田小娘子 作者:化雪掌御香東方之幻想鄉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