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書架
首頁 > 遊戲競技 > 懷堯訪談錄·貢獻者 > 第1部分

第1部分(第1/5 頁)

目錄
最新遊戲競技小說: 我重生在遊戲釋出前一天衝榜拿首殺,戰力等級都第一穿成早死的炮灰原配我怒嫁反派足球的眼淚滿朝名臣,你讓我怎麼做昏君?山的那邊,刻著巔峰IG之名!詭異:快跑,他踏馬開了!王者:英雄超標?我真拿他上分!修仙:從靈農開始肝經驗全民:死靈法師,站著就是輸出艾澤拉斯的奧術師LOL:超神之路nba:我狂暴後衛,暴打庫裡網遊:蟲神炮手,主宰星河王者:我就一替補,首發們都慌啥花滑奪冠之路從甲午開始殺敵爆裝超時空teacher之城市之光驚懼夢魘遊戲:巔峰屠皇神級遊戲,我獨獲超S級天賦!

朱大可 先鋒評論家(1)

其實我40歲就知天命了。我是很有爭議的人,有人喜歡,有人討厭。爭議是最好的狀態。沒有爭議才是不正常的。我為下個世紀寫作,因為歷史是最好的評判者。

吳懷堯

門開之後,朱大可出現在記者面前:圓臉,淡眉,目光炯然,中等身材,微胖,表情自然而豐富,沒有想象中的肅然或張揚。“好多人都以為我是凶神惡煞,有的還把我想象成又高又瘦的電線杆。”他笑著說,普通話裡夾雜著些吳儂軟語。

朱大可,著名文化學者,被視為中國文化批評界最具影響力的人物,以獨特的話語方式見長。現為同濟大學文化研究所教授。這次他來北京,是作為嘉賓參加中央三套的一檔節目。“昨晚在這個房間和一個朋友喝酒,一直喝到凌晨五點多,睡了三個多小時我就起來啦。”他拉開窗簾,燒水沏茶。

坐定後,我們開始對話,準確地說,是閒聊漫談。話題涉及某些人或事時,他會忍不住哈哈大笑,此間眼珠必定靈活地轉動,說到興奮處,則是眉飛色舞左右顧盼,在強調某個觀點時,雙手在空中比劃,時不時作出類似擰螺絲釘的動作,讓人聯想到他的鉗工生涯。

在整個採訪過程中,這個被譽為“文化 恐龍”的中年上海男人,時而激情恣肆,時而冷峻沉穩,唯獨沒有記者想象中的傲慢與偏見。

在澳大利亞感覺到壓抑

1994年,因為一場“不願詳談的家庭變故”,處於聲名鼎盛時期的朱大可辭掉在上海師範大學的教職,去國離鄉,遠赴澳大利亞。7年後他回國定居,就教於大學,又宣佈與文學“離婚”。

“很難有誰能改變我的生活方式。如果我接觸的人很多,時間一長就會感到不安,我就喜歡一個人,自在、獨立。我對婚姻狀態不是太習慣。”談起那次“變故”,朱大可輕描淡寫。

剛到澳大利亞時,他在一家報紙做主編,不久又離開,然後有一段失業經歷。期間,“在建築工地扛過石膏板,做過清潔工。”此後開過廣告公司,還在一家上市公司網站做過媒體總監,但時間都很短。“我想那都是非常美妙的經驗。”他說,最長的一次是在另一家報社做了四年總編,後來又在悉尼理工大學讀博,一直到回國為止。“反正就是什麼活都幹過了,還包括自己創辦網站。”

網站最初名叫澳大利亞新聞網,後來改成“文化先鋒”,在中國知識界頗有影響。但由於“可以理解的原因”,網站關閉的時間比開放的時間更長,朱大可自嘲似地笑笑:“不過沒關係,這顯得更有趣了。”現在每天上午,他至少有一個半小時在網上瀏覽各種新聞,從中觸控中國社會變動的脈搏。

在澳大利亞定居期間,1999年,朱大可的文學批評集《聒噪的時代》出版,國內文學界驚呼朱大可“復出”了。藏象詩歌論壇版主陽正午說:“他那些貌似瑰麗的批評語體後面,蘊藏著摧枯拉朽的‘原創性’力量。在眾聲喧譁、撲朔迷離的文化語境中,他對當下文化現象敏銳的洞察和大義滅親式的批判,更顯出了他的難能可貴。”書 包 網 txt小說上傳分享

朱大可 先鋒評論家(2)

2001年,朱大可回國定居,宣佈與文學“離婚”。原因聽起來有些令人心酸:“文學一而再再而三地辜負了我的期望。”近年,他又陸續出版了《話語的閃電》、《流氓的盛宴》等著作。

事實上,當他把目光投向遙遠的時代,在那些古代器物中尋找、破譯和闡釋中國文化密碼的同時,也沒有忽視當下甚囂塵上的文化現象。他寫了不少犀利的文化時評,其中包括對餘秋雨散文和張藝謀電影的批評。

回憶國外的那段時光,他覺得“沒多大意思。”“那個國家對孩子和老人挺好,但是我的母語是

目錄
銷魂倚天神鵰(無頭騎士異聞錄同人)倔強狂神6·狂神之巔(全文完結)天國之門都市大仙君萌娘守護者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