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書架
首頁 > 遊戲競技 > 蓮心和百合可以一起泡茶嗎? > 第20部分

第20部分(第1/5 頁)

目錄
最新遊戲競技小說: 初之心盛霆燁葉凡唐若雪盧丹妮鄧佳哲周錚穿越成太子的小說隆霧迷眼南璃楚爍免費穿越小說沈驚覺和白小小司念周越深姜綰宋九淵的小說我都修仙了,還要讀書?神醫嫡妃世無雙盛眠傅燕城全文小說免費江稚沈律言的小說詭異入侵,我反殺不過分吧?傅啾啾穿越小說溫蔓與霍紹霆陳平耿姍姍小說區塊遊戲全民領主:開局一個破草屋戰胤和海彤

佛家度化眾生的方法就是這兩種:“不要怕壞人,要扶持好人。” 所謂“不要怕壞人”,即折伏惡人;所

謂“要扶持好人”,即攝受善人。因為惡人往往被惡折服,見善卻可能仍然不能使他回心轉意;而善人見善知道報

恩,也被折服。折伏是智慧,攝受是慈悲。這兩點是佛家度化眾生的總綱。丁福保《佛學大辭典》:“【折伏攝

受】折伏惡人,攝受善人也。此二門為佛道之大綱。”《勝鬘經》:“我得力時,於彼處見此眾生,應折伏者而折

伏之,應攝受者而攝受之。何以故?以折伏攝受故令法久住。”大意是說,我在有能力度化眾生時,應該折伏的令

其折伏,應該攝受的攝受他們。為什麼呢?這是透過折伏、攝受而使佛法長期存住。《勝鬘寶窟•上末》:“剛強

應伏,伏令離惡;柔軟應攝,攝令住善;故名折伏攝受也。”大意是說,剛硬的惡人應該調伏他,令其棄惡;柔和

的善人應該攝受他,令其向善,所以叫做“折伏攝受”。但需要注意的是,我們在折伏惡人的時候要注意符合社會

正常善因緣,例如不能違法,不能違背道德規範等等。

2007 年7 月23 日釋出於搜狐部落格txt電子書分享平臺

109、模糊語言與真如的整體性

109、模糊語言與真如的整體性

有朋友問:

1、老師,您曾講到概念的模糊性,如“高”“矮”等形容性的詞。我想進一步請教一下概念的模糊性的意義。

2、您曾講到迷路轉向時的狀態有些類似(我記不準確了)於佛性的整體性狀態,我對這種狀態深有感受,不

但方向感沒有,而且有時睡醒後沒有了時間感。請教您, 這種狀態是不是佛性之體的狀態。

3、能否請老師再用更加淺顯的語言,不要使用這些專有名詞,而是用現在的通用白話來再講解一下“佛性、本

性、空、道”或者說的“法性”,或者請老師再換一角度講一下好嗎?還是不太明白。

1、“概念的模糊性”可能指的是我曾經提到過的模糊語言。

模糊語言學是模糊學的一個分支。在模糊學裡,模糊語言學、模糊修辭學、模糊數學、模糊系統理論和模糊推

理等分支雖然對模糊性關注的角度不同,但就模糊性本質的認識則大同小異。對語言模糊性的研究自然避免不了回

答模糊性的根源問題,雖然從模糊語言學誕生那一刻起,學者們就開始了對語言模糊性根源的探索,但從伍鐵

(1979)指出語言模糊性是和語言中的通(synaesthesia)現象以及語言表達的經濟性相聯絡在一起、到當前一些

學者從現象學、認知語言學和符號學等角度來對這個問題進行新的闡釋,語言學家仍然沒有一個一致答案,相反這

引發了更多學者從更廣泛的領域對這個問題進行再思考,從而加深人們對這一問題的科學認識(馮立新《模糊限制

語的語用分析》)。

很多語言的模糊性是和語言中的通感(synaesthesia)現象相聯的。例如:“高”“矮”這些概念,沒有具體

的量化,就是模糊的語言。“他長得很高。”這就是比較模糊的說法,給人一種整體性的感覺,到底多高呢?不知

道。或者需要補充說明。但是所表達的意義是明確而不含糊的。

模糊語言有助於我們很好地理解事物(法)的整體性,但為了表達上的需要,往往還要配合具體性的語言。詩

歌往往使用的是形象性的、整體性的

目錄
卿本風流 林家成寂滅之後屌絲的yy人生腹黑首席,吃定你穿越之冷俏王妃後來,舊歡如夢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