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書架
首頁 > 仙俠小說 > 古今中外最偉大的兵家泰斗 > 第267章 硬著頭皮闖了進去

第267章 硬著頭皮闖了進去(第1/3 頁)

目錄
最新仙俠小說小說: 吞天神鼎洛藍和鈺王爺溫錦懷王穿越小說修仙日誌:一人一虎闖蕩修仙界道玄書院我在仙俠世界打悶棍為了魔門妖女,我叛變了!是魔是仙我說了算醫者用魔法開高達很合理吧玉虎我有一個亡靈位面羅雲秀才傳奇系統開局跑路,我認天道為父家族修仙:我來打造劍仙世家【帝墟】我在聊齋捉妖怪轉生騎士的我被獸人強迫仙火焚天人族崛起之崢嶸百家從創法開始改造殘酷的巫師位面

在清朝中期,四川這片土地上,苛捐雜稅如烏雲壓頂,讓百姓喘不過氣來。同治十一年,東鄉縣(今宣漢縣)的農民袁廷蛟,因為不滿縣衙和大戶們的無情盤剝,決定與舅舅一起,挺起胸膛,前往京城告狀。結果他們被扣上“魯莽叩閽”的罪名,被遣送回四川,遭受了總督的責杖和枷號之苦。但袁廷蛟是個硬骨頭,他並未屈服,反而更加堅定了上告的決心。

到了光緒元年,袁廷蛟搖身一變,成了農民領袖,他率領著700多名憤怒的鄉親,齊聚縣府,要求縣令減輕百姓的糧稅負擔,並清算那些不公的賬目。短短几天內,餓著肚子前來請願的鄉民們如潮水般湧來,人數激增到2000多人。

然而,東鄉知縣孫定揚卻是個狡猾的傢伙,他見勢不妙,便兩次誣告袁廷蛟聚眾滋事,並上報到成都請求派兵鎮壓。四川總督文恪一聽東鄉是白蓮教的首義之區,立刻覺得那裡是“盜匪淵藪”,於是下令提督李有恆帶著2000名士兵前往東鄉“剿匪”。這場剿滅行動慘烈無比,無辜的男女老少被殺得血流成河,1000多條生命就這樣消逝了。

袁廷蛟父子幸運地逃脫了這場災難,他們幾經波折來到了北京,準備向皇帝告狀。然而,命運似乎對他們並不眷顧,告狀不成反被押解回川。更令人憤怒的是,朝廷竟然命令東鄉慘案的直接參與者文恪來查辦此案。文恪這個老狐狸,一面欺上瞞下,謊報案情;一面又對袁廷蛟父子嚴刑逼供,企圖讓他們屈服。

這時,幾位瞭解冤案內幕的監察御史站了出來,他們接連上奏朝廷,揭露了文恪的罪行。朝廷終於震怒,將李有恆和孫定揚革職查辦。而文恪這個老狐狸,自知罪責難逃,竟然把責任全都推給了前任川督,企圖讓死人替他受過。

然而,正義終究會戰勝邪惡。光緒三年正月,朝廷突然將文恪調任為山東巡撫,而原山東巡撫丁寶楨則升任四川總督。這一變動讓東鄉的百姓們看到了希望,他們相信在丁寶楨的治理下,四川將會迎來新的曙光。

在清朝的官場裡,丁寶楨可是個響噹噹的名字。這位老兄,人如其名,剛正清廉,就像那出淤泥而不染的荷花。想當年,同治八年,他“前門接旨,後門斬首”,把那位慈禧太后身邊橫行不法的太監安德海給辦了,贏得了天下百姓的喝彩。連曾國藩都誇他是“豪傑士”,可見這哥們兒不是蓋的。

可誰曾想,這位鐵面無私的丁大人到了四川之後,卻變得有些猶豫不決。他整頓吏治、發展經濟,都是一把好手,但唯獨對那朝廷明令徹查的東鄉慘案,他卻像是蝸牛一般慢吞吞,久久不見動靜。

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原來,丁寶楨雖然是個清官,但也不是聖人,他也有自己的小九九。這次他和文恪對調,雖然官升一級,但去的是個爛攤子,既是朝廷和清流對自己的期望,也是慈禧太后給他穿的小鞋,這禍福還真難測啊。

文恪那廝,皇室貴族,朝中有人,眼下還在自己的老窩山東省蹲著。丁寶楨心裡明白,要是自己查出文恪等人的問題,文恪那廝一定會抓住自己的把柄發難,到時候可就得不償失了。他怎麼能亂揭這位前任的爛瘡疤呢?

可他不知道的是,這文恪早就打好了算盤。他重金賄賂慈禧太后身邊的親信,與丁寶楨對調,就是為了讓雙方都在新的任所裡為各自原任的弊端互相遮掩。這樣一來,他們都能保住自己的烏紗帽,何樂而不為呢?

於是,丁寶楨一番思忖之後,決定拖泥帶水,將東鄉案定性為“暴民造反”。這樣一來,既不得罪文恪,又能保住自己的官位,可謂一舉兩得。但這樣的處理方式,真的能讓百姓滿意嗎?丁寶楨心裡也清楚,這只是權宜之計,但在這波詭雲譎的官場裡,他又能如何呢?

東鄉的血雨腥風漸漸平息,但留下的冤案卻如懸在朝廷上空的烏雲,久久

目錄
龍飛鳳舞你的報應就是我[快穿]重整山河,從穿成宋欽宗開始不到黃河心不死道長與貓氣炸李世民,長孫皇后懷我孩子了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