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書架
首頁 > 武俠修真 > 劍開福地洞天下載 > 第17章 坊主

第17章 坊主(第1/3 頁)

目錄
最新武俠修真小說: 錦衣衛當差,從小旗到帝國守護神追光劍影江湖錄神鵰楊過:芙妹請自重!重生張三丰自帶系統綜武:截胡南宮,李寒衣提劍上門綜武:開局天選,我選擇修道江湖俠侶挽劍愁眠磨了10年劍的我終於可以浪了武俠之劍神傳奇雪中:加錢居士,開局刺殺徐龍像一劍九花天龍八部之星宿大師諸天:劍出神雕,證道成聖裡武俠龍吟山河圖影視:從神鵰能穿到僵約萬界遊俠青龍傳車滿香傳奇木香花

寒夜已過,黎明到來。

寶騎鎮外某個荒郊。

幾棵蒼鬱大樹圍攏糾纏的枝杈間,陳浮生睜開眼睛。

多年隨同老道士遊歷山河,他已經養成了無論何時何地,皆可安然入睡的習慣。

將身上披著的鬥蓬脫下,疊好放入背囊中。

陳浮生舒展四肢,從枝叉間躍落地面。

然後便是收集露水,涮牙洗臉,將自己收拾整潔。

再接下來,便是刻印在骨子裡的晨間修行。

陳浮生盤膝坐在樹下,開始執行道門傳統吐納之法。

所謂一呼一吸,內蘊天地,吐納山川精氣、日靈月華。

時間緩緩過去。

陳浮生做完晨間的吐納,心中不禁思緒翻動。

“我聽師父曾經說過,世間修行者,有境界之分。”

“似乎稱為‘一境門徒’、‘二境法第’、‘三境鼎廬’、‘四境宗師’、‘五境靈官’”

再之後的境界如何,陳浮生從未聽老道士說過。

“師父應該是三境鼎廬,我此刻還是一境門徒”

“也不知境界晉升是什麼方法。”

由於陳浮生還未出師,又因先天有缺,所以十八歲之前老道士也未多說境界之事,只是專致教導他磨練根基。

等到陳浮生終於年滿十八,老道士又亡了

“先解決了朝春樓接回姜泥的事再說,師父如今已是魂魄不穩,估計時間不多,要抓緊才行!”

陳浮生結束脩行,背幡提劍,大步向鎮外驛站而去。

虹葭古道。

此地乃是東唐與南楚的交界之一。

亦是最著名的古道之一。

只因東唐偏東,環境略乾燥,而南楚偏南,氣侯溼潤。此地向南數百里,又是南楚邊界最著名的“蟠陽大湖”。

多方原因,導致此地時常會有天象異景發生,比如長虹貫天、霞光幻彩等等。

在文人墨客贊誦下,此地命名虹葭古道。

隱隱也有與“蟠陽大湖”媲美之意。

雖說地名優美,但古往今來,此地是兩國征戰的必經路之一。多年前的沙場鏖戰,此地泥土下仍有血色。

即便如此,虹葭古道因地利,往來商販眾多。所以東唐便在此設下驛站,無論是軍機情報交接,或是商旅接待,皆不耽誤。

寶騎鎮距離虹葭古道並不遠,約莫十幾裡地。正因如此,溙梧州官府默許古鎮古道同處管轄,視為一體。

朝春樓,是古道上最有名,也是最興隆的場所。

不僅提供衣食住行,還有戲班演藝、伎館迎客,真正的聲色具備。往來商旅、江湖豪客,皆是因此流連忘返。

晨黎過去,正當巳時,古道上漸漸人多了起來。

陳浮生背幡提劍,現身在路邊,眺望前方的景況。

偌大一片開闊地裡,有花有草、有石有水,有茅屋或涼亭羅列,其中環繞著一座佔地頗廣的高樓庭院。

眼中所見,車水馬龍,興旺喧譁。

“朝春樓”,燙金大字飛幌招旗,在頂上高懸。

陳浮生觀望片刻,立刻邁步過去。

待到近前,可見這座高樓庭院不僅佔地廣,而且裝飾精美,並不像尋常鄉間的簡陋,處處匠心獨到,頗有古韻。

高樓排開,底層是食肆、驛站、貨坊等場地。

再往後,才是享樂之所,飛亭樓閣歷歷在目。

陳浮生徑直穿過底層,繞到後方。

片刻後,便有青帽小廝滿臉堆笑地迎上前來:

“客官,您是打尖住店,還是聽曲玩樂?”

陳浮生想了想,說道:

目錄
第一太子妃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