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書架
首頁 > 遊戲競技 > 培養最棒的男孩書籍 > 第7部分

第7部分(第2/5 頁)

目錄
最新遊戲競技小說: 後室:新世界在現實與遊戲中,尋回塵封的記憶網遊:我有一箭可破萬物我的領民美女多魔獸之光明聖女全民領主:開局抽到暗夜精靈全民末世遊戲,我開局無限增幅第四天災【救贖傭兵團】網遊:你管這叫卡牌師?魔獸:狼人傳葉凝薄寒年喬若星顧景琰瓦:壞了,我成切割怪了!全民領主:從小木屋到道域之主劍仙被遺忘,我轉職劍仙震驚全球海彤戰胤許雨晴沐長風江果果顧寒煜霍先生乖乖寵我喬蕎商陸

外,有時候孩子不敢認錯,是害怕被責罵。所以面對做錯事的孩子,家長要儘量少一些責罵,多一些理解。

方法3:警惕男孩脫口而出的道歉

有時候,孩子犯錯後,為了儘快結束麻煩,可能“對不起”就會脫口而出。但這種道歉的“質量”多數不過關,因為過不了多久,同樣的錯誤他們還會再犯。一旦出現這種情況,家長則要偏重關注孩子改正錯誤的行為,而不是事後的道歉。同時,還要告訴他:“只有爭取不再犯同樣的錯誤,道歉才是有意義的。”

男孩通常需要一個漫長的學習過程才能真正明白道歉的含義。一旦能夠發自肺腑地說出“對不起”時,表明他不僅掌握了一項社會交往技能,也學會了如何去補救自己的過失,如何對自己的行為負責。

因此,家長要有足夠的耐心去培養他們的這種品質,讓他們知道什麼是自己的責任和義務,只有懂得這些,他們在長大以後才能夠勇於承擔家庭以及社會的責任,成為一個獨立、堅強而富有責任感的人。

專家給父母的教子建議

在複雜的社會生活中,每個人都難免做錯事,說錯話,尤其是孩子,父母要讓孩子擁有好人緣,就要教會孩子認錯和道歉。當孩子用真誠的態度和寬容的心對待他人時,他才能得到他人的原諒和寬恕,也會切身體會自己的責任,並學會對自己的言行負責。

讓責罰來得理智些:恐懼是孩子逃避責任的誘因1

孩子不誠實幾乎總是恐懼的結果。

——羅素

人非聖賢,孰能無過。何況是年幼、頑皮的男孩,他們經常是大錯不犯,但小錯卻不斷。當發現男孩做錯事時,很多家長會著急、生氣,甚至不分青紅皂白地開始訓斥。他們希望透過嚴厲的懲罰能夠讓男孩吸取教訓,遏制他們的錯誤行為,然而卻忽略了這種方式帶來的不良後果。試想一下,如果一個男孩做錯了事,向家長老老實實講明情況後,非但沒得到原諒,反而被狠狠地訓斥甚至是痛打了一頓,那麼以後他還敢承認錯誤嗎?當然不敢,因為家長的這種教育方式讓他們產生了深深的恐懼感,強迫他們產生了防衛心理,以至於在下一次做錯事後,會想盡辦法編造謊言以躲避嚴厲的懲罰。這樣的惡性迴圈一旦形成,對男孩的身心發展都是極為有害的。

《羊城晚報》曾發表過一篇題為《小孩說謊引起的屠殺》的文章:

1946年7月4日,距離德國法西斯的滅亡已經過去了一年零兩個月的時間。然而有一天,在離華沙170公里的凱爾採市卻發生了一起十分惡劣的集體襲擊猶太人的事件。當天,幾百名群情激憤的市民衝向街頭,對猶太人進行猛烈的攻擊。許多猶太人被抓到帕蘭蒂大街7號的一幢房子裡被活活打死。這場肆無忌憚的屠殺從早上10點一直持續到下午4點,最後有42人被殘忍殺害,其中還有2人是被誤當成猶太人打死的。

事件發生後,許多人都很迷惑,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了這場悲劇的發生呢?最後當事實大白於天下的時候,所有人都感到難以置信。原來,這次屠殺竟是由於一個小孩的謊言引起的。赫裡安——一個波蘭鞋匠的兒子,當時他和父母剛從20公里外的鄉村搬到凱爾採市,由於對城裡的生活很不習慣,所以他總想偷偷溜回鄉下去。7月1日,他偷偷搭車回到鄉下,瘋玩了3天才回到城裡。他不知道,自從他失蹤之後,父親便開始焦急地尋找他,可是一直沒找到。看見他回來,歷經了許多心理折磨的父親不禁惱恨交加,拿起鞭子就開始揍他,並大聲責問:“你這頑皮鬼,這幾天跑到哪兒去了?是不是給猶太人拐去了?”其實父親只是隨口一說,但赫裡安卻由此想到了一個逃脫責罰的辦法。於是他順水推舟地“承認”,這幾天確實是被猶太人拐去了,還謊稱猶太人把他拐到帕蘭蒂大街7號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

目錄
靈異偵探師佞妻至霸魔俠神志淫重生之少將萌妻愛你犯的錯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