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書架
首頁 > 科幻靈異 > 永遠的校園謝冕 > 第18頁

第18頁(第1/2 頁)

目錄
最新科幻靈異小說: 末世:為給妹妹治病我開上了機甲[美娛]總統系統,不滿意?重生七零嫁大佬小熊貓抱上金大腿啦我撿回來的虐文男主都愛上我了[快穿]危險關係重生之全員火葬場在陷入永恆黑夜前觀相之王末日狂潮:我獨攬無盡資源烽火生死情全民求生,你在超市零元購?一個副本遊戲末世初一紀事次元直播間:從泰羅開始武神品酒師去滅詭啊,盯我一個學生幹嘛迷途之界瘋了吧,人還沒死先給自己燒冥鈔廢土之上,我拖家帶口去拾荒!

大吃一驚。

〈波蘭的蕭邦〉‐‐雖然康明斯基提過,但這種說法還不是很公開,而且是屬於傳統對蕭邦的解釋,再說,只有波蘭人才會頑固執著於這種對蕭邦的既定印象。

對波蘭以外的外國人而言,這句話甚至可以視為專門拒外國人於門外的暗語。反過來說,是外國的歷屆參賽者都無視於這個暗語嗎?或者是他們一直藉反駁這個暗語來證明自己的存在價值?

然而,岬卻一副理所當然似地用這個解釋、這個標準來聆聽楊的演奏。

音樂是世界共通的語言‐‐很多人這麼說。但,開這種玩笑的不過是個半吊子,他們只能感受到音樂這個最大公約數而已。事實上,很多音樂只能在特定的場所,特定的關係條件中才能成立。就算能陶醉於福音音樂的美聲中,但能真正領悟完成該音樂前的背景故事的,又有幾人呢?蕭邦的情形也是一樣。他遺留下來的練習曲、夜曲、詼諧曲、敘事曲、圓舞曲,每一首都如寶石般晶瑩璀燦,但了不瞭解原石的黑與研磨的過程,理解度就可能有天淵之別。因此,能切身體會他的痛苦的,終究唯有受盡鎮壓、長期被欺凌的波蘭人了。

不必多說也明白,這個叫做岬的東方人對蕭邦及波蘭有很深的理解,而且甘受波蘭人的排他性。

楊突然在意起這名青年了。

而且在剛才想問問題時,就被他先發制人了。

「楊,你壞壞,岬的第一個朋友明明是我的。」

楊正窮於回答,岬巧妙地幫忙解危。

「在當朋友之前,瑪麗妳是我的老師啊。」

「那,給我學費。」

「啊?」

「岬也是鋼琴家吧?」

「嗯,是……」

「那就彈鋼琴給我聽。」

「這個嘛……」

跟小孩子講話只要配合她就好了,幹嘛岬還那麼認真回答。

「真對不起,因為鋼琴很難搬過來,所以現在沒辦法在這裡彈。」

瑪麗有點不高興地點點頭。

「好吧,時間和地點你決定就好,但要彈我喜歡的歌曲才行。」

「妳要點的是?」

「嗯,是這一首。當、當。當啦啦啦啦、噹噹、當……」

瑪麗的音程沒錯,但,這首旋律有名到不行,一聽就知道曲名了。

「啊,蕭邦的夜曲第二號呢。」

「我不知道這首歌的名字&bdo;」

「是不是這樣唱?當、當。當啦啦啦、噹噹、當。」

「對對對!當、當。當啦啦啦啦、噹噹、當。當啦啦啦啦……」

岬和瑪麗開始合唱起來。要插進去得抓時機。

「瑪麗,妳最喜歡的不是《小狗圓舞曲》嗎?」

「你就只會彈短的。」

「岬,可以再問一個問題嗎?」

「好,請問。」

「要參加蕭邦大賽得有兩名音樂相關人士的推薦。不知道推薦你的是誰和誰?」

「一位是日本蕭邦協會的戶部教授,另一位是直到去世前都還很活躍的鋼琴家。」

「直到去世前都還很活躍的鋼琴家?」

「我想你也知道才對,就是受全世界樂迷喜愛和景仰的柘植彰良先生。」

「彰良&iddot;柘植……!」

不可能不知道。以鋼琴家為目標的人不會不知道這個名字。很遺憾在去年過世了,他是一位被譽為稀世拉赫曼尼諾夫琴手、

目錄
荼蘼花廖無棺之屍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