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書架
首頁 > 遊戲競技 > 文學大師陳寅恪 > 第7部分

第7部分(第1/5 頁)

目錄
最新遊戲競技小說: 後室:新世界在現實與遊戲中,尋回塵封的記憶網遊:我有一箭可破萬物我的領民美女多魔獸之光明聖女全民領主:開局抽到暗夜精靈全民末世遊戲,我開局無限增幅第四天災【救贖傭兵團】網遊:你管這叫卡牌師?魔獸:狼人傳葉凝薄寒年喬若星顧景琰瓦:壞了,我成切割怪了!全民領主:從小木屋到道域之主劍仙被遺忘,我轉職劍仙震驚全球海彤戰胤許雨晴沐長風江果果顧寒煜霍先生乖乖寵我喬蕎商陸

【4】《王靜安先生年譜》,趙萬里編,載《國學論叢》第一卷第三號。據流傳的一些史料記載,王國維是被溥儀召進宮,勒令應清華之聘,而溥儀是受胡適請託,才“下詔”的。這只是一方說辭。胡氏託溥儀說項的時候,溥儀還在紫禁城居住。而當吳宓接辦之時,溥儀已被馮玉祥部隊趕出紫禁城避居東郊民巷日本公使館。有些巧合的是,吳宓到王宅的這一天,溥儀喬裝打扮,秘密潛往天津,在日租界張園設立“行在”。因而王國維為此事曾偷偷到天津面見過溥儀,所謂“下詔”也是這時的事。王氏此舉,其因是清華為洋學堂,王心理上有顧慮。關於此點,陳哲三《陳寅恪先生軼事及其著作》一文有所提及。陳以他的老師藍文徵(字孟博,1928年畢業於清華國學研究院)的口氣記述道:“於是曹親自拿聘書請王靜安先生,王先生不答應,曹回來找胡,胡說有辦法。原來當時王先生在清宮教溥儀,所謂‘南書房行走’,於是胡找溥儀,溥儀勸他,王先生仍然不願去,因為清華為洋學堂,溥儀沒法,只得下了一道‘聖旨’——這聖旨我在王先生家看到了。很工整,紅字。王先生沒法,只得去了。梁先生也就了。王梁一就,章先生便不就。”(原載臺北《傳記文學》,第十六卷,第三期,1970年3月)

【5】《清華國學研究院史話》,孫敦恆編著,清華大學出版社2002年出版。

【6】《交待我的罪行(九):演講〈紅樓夢〉》,吳宓撰,轉引自《吳宓與陳寅恪》,吳學昭,清華大學出版社1992年出版。

【7、53】《陳寅恪集?詩集》,陳美延編,北京,三聯書店2001年出版。

【8】《吳宓日記》,第二冊,吳學昭整理,北京,三聯書店1998年6月出版。見1919年3月26日條。

【10】關於吳宓辭研究院主任之職與張彭春被擠出清華園一事,情形頗為複雜,但總體而言是清華的吳宓一派與張彭春(字仲述)一派意見不合,相互傾軋所致。張彭春乃著名的南開大學校長、教育家張伯苓的胞弟。1910年,張彭春與趙元任、胡適等70人同期,以第10名的成績考取庚款留學生二期放洋留美(趙元任名列第2,胡適列55名),在克拉克大學獲文學學士學位後轉入哥倫比亞大學就讀,研究文學、歐美現代戲劇。1915年他獲哥倫比亞大學文學碩士及教育學碩士學位,為著名哲學家杜威的得意門生,此後在美國任中國留美學生聯合會指導。1916年歸國,任南開中學部主任兼南開新劇團副團長,開始話劇創作活動。後來成為名人的周恩來、萬家寶(曹禺)等均為南開新劇團成員併成為張彭春親自栽培的學生。1919年,張氏再度赴美國攻讀哲學,1922年獲哲學博士學位離美,赴英、法、德、丹麥等國考察。1923年任清華大學教授兼教務長。當時的張彭春與胡適、趙元任等庚款二屆留美同學往來密切,與以吳宓、梅光迪等學衡派成員(在南京以《學衡》雜誌為根據地,鼓吹所謂的傳統文化),或支援學衡派者不甚和睦。吳宓進清華,乃學校正急需人才之時,且是曹雲祥校長一手促成,作為教務長的張彭春與“暴得大名”的胡適都不好直接面對面地從中作梗,吳宓趁此空隙得以順利進入清華園。但自吳氏主持研究院日常事務後,情形逐漸變得複雜微妙起來。當校長曹雲祥行將出國考察時,薦張彭春以自代。因張與吳圍繞校政施教方面的主張常有不同意見,終致徹底決裂,成為勢不兩立、你死我活的仇寇。由於這樣的關係和派系成見,吳與胡適、趙元任的關係也越來越生硬,幾乎成了冤家對頭。但此時深受校長曹雲祥器重的張彭春,正處於青雲直上、一飛沖天之勢,並不把吳宓放在眼裡。事實上,無論從哪方面俗務來看,張彭春都有理由在吳宓面前驕傲並採取俯視姿態。1916年,當張彭春作為一隻碩士銜的

目錄
靈異偵探師佞妻至霸魔俠神志淫重生之少將萌妻愛你犯的錯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