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書架
首頁 > 歷史軍事 > 大明:皇兄 > 第261章 佈局陝西〔中〕

第261章 佈局陝西〔中〕(第1/2 頁)

目錄
最新歷史軍事小說: 重鑄漢骨行走在元朝末年穿越李自成,親手終結大明和大清我大方士不欺君誤國還能幹什麼?劈劈劈劈劈劈劈劈劈劈劈劈劈劈劈極品皇太子,我一人征服滿朝文武開局:正經系統拒絕未成年大宋風雲風雨話東周統一天下,從召喚奸臣開始!關於我魂穿漢末玩爭霸這小事重生成為皇太子卻意外失憶變牛蛙高武大秦:當世儒仙,竟是祖龍大秦:公子長青的逆天之路大漢從吹牛開始大明:我朱祁鈺不是代班皇帝!陛下,六皇子的嬌妻們造反了時間手環,回到唐朝當神仙大明:一出生就被當成了神仙穿越佔座山

“果真如此……”兵部尚書王在晉沉吟片刻,毅然挺直腰板,語氣凝重地建議:“微臣懇請調動京畿戍衛,前往陝西鎮守!”

儘管天子未曾明言,但王在晉已揣摩出其暗示之意:陝西境內的所謂“異變”,恐怕並非侷限在一處爆發,而是呈現出多地併發的態勢。

面對此種局勢,陝西境內那些疏於修煉法力、長期缺乏靈石補給的修士軍隊,自然難以發揮重大作用。即便他們未曾投靠敵對陣營,亦可看出其中尚存忠義之心。

既然指望不上陝西當地的戍衛修士,只能寄望於中央的“御靈軍”。雖然京營弟子修行至今不滿一年光陰,然而王在晉曾在閒暇之時親自前往觀察,深知這些昔日農夫如今已有脫胎換骨之變。

雖尚未經過生死磨礪,未能達到遼鎮精銳修士的水準,但在目前形勢下,朱由檢也無更多可供調動的修士隊伍……

“京畿戍衛?”王在晉此話一出,殿後的朱由檢不由得微微眯起雙眸,臉上閃過一絲深思熟慮的神色。

自登基以來,朱由檢便深刻理解到“得仙兵者得天下”的道理,因此對當時權傾一時的“魔宗”做出了妥協,允許“忠誠侯”秦良玉入京救駕。歷經一番革新整治之後,一度名存實亡的京畿戍衛重現活力,並在英國公張維賢等眾多世家的支援下,解決了歷任大明天子頭疼不已的“空殼修士”問題。

此刻,駐守在京師西山的大營之內,整整十萬身穿甲冑、修煉有成的將士正厲兵秣馬,時刻等待著朱由檢的調令。

即便秦良玉為京畿戍衛的改革費盡心血,自己更是不惜動用內庫資源大幅提升麾下將士的修煉物資供應,但這支新軍成立還不足一年,其實際戰力仍需打上一個問號。

倘若從中選拔數千精英修士沿漕河奔赴陝西,即使後勤籌備充足,沿途州府安排妥當,按照大規模修士隊伍行軍速度估算,恐怕最快也要至八月中旬才能抵達陝西。

更不用說,如果陝西的“修士起義”果真如同歷史記載般如火燎原,這支千里迢迢趕來的數千京畿戍衛將士究竟能起到多大作用仍是未知數。

況且在朱由檢心中,對於駐紮在京都之外的那十萬京畿戍衛將士,他還有另外的戰略考量。

按照原本的歷史軌跡推演,大約一年左右後,掌控國內局勢的女真大汗皇太極會突然率領軍力強大的女真八旗,借道蒙古部落,翻越燕山山脈,猶如天兵降臨般出現在薊鎮之外,發動那場對大明氣運至關重要的己巳之戰。

因此,京畿戍衛的十萬大軍不可輕易調動,必須繼續潛心修煉、蓄勢待發,確保京都的安全穩定。

“此事不宜輕舉妄動……”朱由檢緩緩道來。

在兵部尚玄王在晉失望的目光注視下,紫微殿內的帝尊微微搖頭,其深沉的聲音也在靜謐的乾清宮暖閣內悠然迴響。

"若京畿防衛弟子無法離開京城,微臣自願駐守陝西,以鎮守邊陲動盪不安之地。"

短暫的寂靜之後,兵部尚玄迅速收斂眼中一閃而過的失望之意,重整堅定意志,向著紫微殿內的帝尊深深一拜,臉龐上滿是凝重大義。

乾清宮暖閣之內,包括太一門掌教朱由檢在內的眾修士皆露出了驚愕之色,其中以司禮監執筆真人王承恩反應最為強烈。

儘管對於王在晉而言,一旦離京鎮守陝西,那必將成為替代年邁體衰的武之元,擔任新的“三境總督”。然而代天巡查的疆域大吏雖位極人臣,權傾一方,卻終究難以比肩六部首座。

更何況,王在晉身為崇真盛世的核心人物,以帝尊對其的信任程度來看,待到內閣長老李國普、劉鴻訓等人“羽化歸仙”之後,必然會被引入內閣輔佐政務。

這其中的輕重緩急,即便是剛剛學會言語的稚童也能明辨清

目錄
當ai來到70年代變成團寵後漠然回首時,終不負流芳崇禎的崛起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