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部分(第1/5 頁)
建,而德國人的提議顯然是天賜良機。
在另一邊,希特勒也是孤注一擲。為了構建一個長久的強國,他急於得到資源。問題是,德國的地理位置不利於其進入大西洋與美國、非洲和亞洲開展貿易,因此希特勒將目光投向了東方。他之所以與蘇聯和解,是因為這樣他就可以打通屬於他自己的絲綢之路了。
於是,在協議簽署後,希特勒將他的將軍們召集到阿爾卑斯山小屋,向他們介紹協議的內容以及他的計劃。他靠在一架三角鋼琴上,自我吹噓。他宣稱,德國人很幸運,擁有一個像他這樣可以完全信任的人。他對他的高階軍官們說,“我們沒有什麼可失去的”,必須把握住眼前的機會。按照目前的經濟狀況,德國只能生存短短几年。他告訴將軍們:“我們沒有其他選擇。”
與蘇聯結盟不僅能夠收回《凡爾賽和約》中失去的土地,而且還能保證德國的未來。但要時刻牢記的是,所有的一切都取決於德國的成功。“收起你們的同情心吧,”他說道,“大膽去做。八千萬(德國)人必須得到他們所應得的,他們的生存必須得到保障。”他說的是入侵波蘭,以及與蘇聯和解之後的新機遇。對希特勒而言,與蘇聯達成協議會增加其政治冒險遊戲的風險,但也會帶來豐富的資源。儘管自嶄露頭角以來,他經常會談到所謂的德國人的“生存空間”(Lebensraum),但是他也告訴他的將軍們,成敗的關鍵是那些具體的戰利品:糧食、牲畜、煤炭、鉛和鋅。擁有了這些,德國人才能獲得最終的自由。
然而並不是每個聽眾都對此深信不疑。希特勒聲稱戰爭將持續六週,但馮?賴歇瑙(von Reichenau)將軍則小聲抱怨說六年也打不完;利伯曼(Liebmann)將軍也無法認同,他說,希特勒的講話總是自吹自擂、漏洞百出、令人厭惡,根本不具備一丁點兒的理智。然而,當代研究納粹德國的一流權威專家指出,並沒有一個人站出來反對他。
希特勒堅信他已經找到了捍衛德國未來的道路。國內農業產量的不足是德國的一個明顯軟肋。最近的研究表明,在德國開始啟動戰爭機器,並且消耗大量資源、時間和金錢的30年代,農業生產更是進一步惡化。事實上,這一時期還透過了新的法律,導致了對農業投資的大幅減少。德國無法靠國內的生產自給自足,因此只能嚴重依賴進口。1939年8月,在與一位但澤(Danzig)的高階外交官談話中,希特勒提及這一讓德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無法承受的壓力——這也是他最常談到的主題之一。然而現在,他聲稱找到了答案:我們需要烏克蘭,“這樣就沒有人能夠讓我們像在上一次戰爭中那樣捱餓了”。
1939年的《互不侵犯條約》將烏克蘭,或者說是其肥沃土地上的糧食收成送給了希特勒。裡賓特洛甫造訪蘇聯首都後的數月內,納粹和蘇聯的官員在莫斯科和柏林之間不停往來穿梭。德國人相信,這一良好的開端終將帶來進一步的協議,特別是關於裡賓特洛甫在1939年8月對莫洛托夫所說的“從黑海到波羅的海之間的領土問題”。更多細節的談判都圍繞著貿易條款進行,尤其是蘇聯小麥、石油和其他物資的數量和價格,這些都是德國人入侵波蘭以及入侵之後所必需的。斯大林正在為希特勒的戰爭推波助瀾。
與蘇聯的結盟給了希特勒信心,他不僅有了入侵波蘭的資源保障,而且他相信,他在東方的地位也會受到他與斯大林之間協議的保障(蘇聯領導人在簽約時說:“我用我的名譽擔保,蘇聯不會背叛它的盟友。”)然而,據一位更加敏銳的高階官員分析,瓜分波蘭將使德國的防線更為脆弱,因為這讓蘇聯的邊界線大幅度地向西推進了。弗朗茨?哈爾德(Franz Halder)指出,德國人不如保持與蘇聯的友好關係,而將注意力集中在中東及地中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