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書架
首頁 > 仙俠小說 > 通史之鑑 > 第122章 叔梁紇力託懸門,魯軍能否逆境取勝?

第122章 叔梁紇力託懸門,魯軍能否逆境取勝?(第1/4 頁)

目錄
最新仙俠小說小說: 吞天神鼎洛藍和鈺王爺溫錦懷王穿越小說修仙日誌:一人一虎闖蕩修仙界道玄書院我在仙俠世界打悶棍為了魔門妖女,我叛變了!是魔是仙我說了算醫者用魔法開高達很合理吧玉虎我有一個亡靈位面羅雲秀才傳奇系統開局跑路,我認天道為父家族修仙:我來打造劍仙世家【帝墟】我在聊齋捉妖怪轉生騎士的我被獸人強迫仙火焚天人族崛起之崢嶸百家從創法開始改造殘酷的巫師位面

晉悼公聽說鄭國已經歸順楚國,就問大臣們:“現在陳國和鄭國都叛變了,我們應該先攻打哪一個?”荀罃回答說:“陳國地處偏遠,對於成敗並沒有什麼決定性的作用。而鄭國是中原的核心,歷來都是雄圖霸業的國家,我們一定要先征服鄭國。寧可輸掉十個陳國,也不能失去一個鄭國。”韓厥說:“子羽(荀罃的字)見識清晰,決斷果斷,能夠征服鄭國的人一定是他,我已老邁,智力已經衰退,希望將中軍的權力讓給他。”晉悼公沒有答應韓厥的請求,但韓厥堅決請求,最後悼公同意了。韓厥辭去職務,把中軍元帥的職位讓給了荀罃。荀罃率領大軍攻打鄭國,軍隊到達虎牢時,鄭國人請求結盟,荀罃同意了。等到晉軍撤退時,楚共王親自率領軍隊攻打鄭國,重新奪回了成城並返回。

悼公非常生氣,詢問各位大夫:“鄭國人反覆無常,軍隊到來就順從,軍隊撤退就背叛,現在想要讓他們堅定地依附我們,應該採用什麼策略?”荀罃獻上計策說:“晉國之所以不能使鄭國歸順,是因為楚人爭奪得很厲害。現在想要使鄭國歸順,必須先削弱楚國。想要削弱楚國,就必須採用以逸待勞的策略。”悼公說:“什麼叫以逸待勞的策略?”荀罃回答說:“軍隊不能經常出動,經常出動就會疲憊;諸侯不能經常讓他們辛勤勞動,否則他們會產生怨氣。內部疲憊,外部有怨氣,用這種狀態去對抗楚國,我看不到我們能勝利。我建議調動全部軍隊,分為三部分,各國的軍隊也分派搭配。每次只出動一支軍隊,輪流進出,楚軍前進我們就後退,楚軍後退我們就前進,用我們的一支軍隊去牽制楚國的全部軍隊。他們想打仗找不到對手,想休息又得不到,我們沒有暴屍荒野的兇險,他們卻有長途跋涉的辛苦。我們能迅速行動,他們卻不能迅速趕到。這樣,楚軍就會疲憊,鄭國也會變得堅定。”悼公說:“這個計策非常好!”於是命令荀罃在曲梁整頓軍隊,將四軍分為三部分,確定輪流出動的制度。荀罃登上高臺釋出命令,高臺上豎起了一面杏黃色的大旗,上面寫著“中軍元帥智”。他本來是荀家的人,為什麼卻寫“智”字呢?因為荀罃和荀偃是叔侄關係,都是大將,軍隊裡如果有相同的姓氏,會讓人覺得沒有區別。荀首曾在智地擔任過采邑的官職,而荀偃的父親荀庚在晉國擔任三行將軍時,曾經擔任過中行將軍,因此他們用“智氏”和“中行氏”來區分。從那時起,荀罃被稱為智罃,荀偃被稱為中行偃,這樣軍隊中的名稱和稱號就不會混亂了。這些都是荀罃制定的規章制度。在祭壇下分別設立了三個軍隊:第一軍,上軍元帥是荀偃,副將是韓起,魯、曹、邾三個國家派兵支援,中軍的副將是範匄負責接應;第二軍,下軍元帥是欒黶,副將是士魴,齊、滕、薛三個國家派兵支援,中軍的上大夫魏頡負責接應;第三軍,新軍元帥是趙武,副將是魏相,宋、衛、郳三個國家派兵支援,中軍的下大夫荀會負責接應。

荀罃釋出命令:第一次出征由上軍負責,第二次出征由下軍負責,第三次出征由新軍負責。中軍計程車兵和將領會輪流擔任接應的任務,這個過程會不斷重複。但是,如果我們成功達成盟約,就算是有功了,絕不允許與楚國的軍隊交戰。公子楊幹是悼公的同母弟,只有十九歲,剛剛被任命為新的中軍戎御職務。他年輕氣盛,沒有經歷過戰場的考驗。聽說荀罃在治軍並準備攻打鄭國,他激動地準備好了自己的武器,迫不及待地想要單獨承擔一支軍隊的任務,開始與敵人廝殺。然而荀罃並沒有安排他,這讓他心中的銳氣無法壓抑,最終他請求擔任先鋒,願意付出自己的生命。智?說:“我今天分派軍隊的策略,主要是快速進攻,快速撤退,不以戰勝為目的。人員安排已經確定,雖然小將軍你很勇敢,但並沒有合適的位置給你。”楊幹堅持要求自己上前線。荀罃說:“既然小將軍堅持,那就放在荀大夫的部隊裡,負責接應新軍。”

目錄
大情敵系統春風吹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