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書架
首頁 > 遊戲競技 > 老子的大智慧告訴我們笑口常開 > 第12部分

第12部分(第1/4 頁)

目錄
最新遊戲競技小說: 網遊:開局淪為祭品,我反手弒神王者:讓你穩村標,你拿大國標?上交求生遊戲後國家霸榜了世界OL2初之心盛霆燁葉凡唐若雪盧丹妮鄧佳哲周錚穿越成太子的小說隆霧迷眼南璃楚爍免費穿越小說沈驚覺和白小小司念周越深姜綰宋九淵的小說我都修仙了,還要讀書?神醫嫡妃世無雙盛眠傅燕城全文小說免費江稚沈律言的小說詭異入侵,我反殺不過分吧?傅啾啾穿越小說溫蔓與霍紹霆

”。唯有“常無慾”的聖者,才“格”到究竟了義的本來面目。

《密嚴經》雲:“一切境界,隨妄識轉,如鐵動移,逐於磁石”;“三界之中,動不動法,同於夢境,迷心所現,亦如幻事乾闥婆城,但誑愚夫”;“內外一切物,所見唯自心。眾生心二性,能取及所取,心體有二門,即心見眾物。凡夫性迷惑,於自不能了,所見眾境界,皆是自所為”;“一切世間皆無有相。……心境不實。真實之法,是智境界,遠離眾相,非心所行”;“一切諸境界,起種種分別,不知唯自心”;“無心亦無境,量及所量事。但依於一心,如是而分別。能知所知法,唯依心妄計。若了所知無,能知即非有。心為法自性,及人之所濁”;“最上修行者,地地而進修,了知一切法,皆以心為性”;“法身無有盡,是佛之境界,究竟如虛空”。《佔察經》雲:“若無覺知能分別者,則無十方三世一切境界差別之相,以一切法皆不能自有,但依妄心分別故有”;“當如是知,一切諸法皆從妄想生,依妄心為本。然此妄心無自相故,亦依境界而有。所謂緣念覺知前境界故,說名為心。又此妄心與前境界,雖具相依,起無先後,而此妄心能為一切境界源主。所以者何?謂依妄心不了法界一相,故說心有無明;依無明力因故,現妄境界。亦依無明滅故,一切境界滅。”能明悟佛陀等聖者所證悟的這些內容,才算“格物”究竟,自然非極性自性的妙明智慧就會流露(格物而後知至)。

內“格物”是清除自心的物慾私念,從極性心態的破除入手,達心靈淨化,人格完善後而開顯智慧(知至)。其實內外“格物”本為一體,無二無別,殊途同歸,只是操作的入手不同而已!自性的智光流露,必然“守中”、“執中”,不離非極性“中道”(意誠);故心態平衡,不偏不倚,從容中“道”,“惟道是從”(心正);“心正”必然端莊正直,慈悲奉獻,六度萬行(身修);家庭成員個個若此,必然“家齊”。唐代的龐蘊一家人可為“家齊”的典範。家家智慧祥和,一國必臻大治,國國大治,天下定然太平,大而觀之,必是極樂淨土,密嚴佛國。

儒釋道大聖及人類遠古大智慧的證悟表述雖不同,但“歸元性無二”,對實相本體的所證是相同的,世界的本源是同一的,達此本源狀態的目標是共同的,正如《性命圭旨》所云:“儒之執中者,執此本體之中也;道之守中者,守此本體之中也;釋之空中者,本體之中,本洞然而空也”。可見三家“尚中”的“守中”之心法最具同一性。

講到這兒,我們不由的敬佩古聖的大智慧。在認識宇宙本源的問題上,首推老子和釋迦牟尼佛的偉大功績,他們不但認識了道或一真法界,而且給人們提出了修證、證悟的方式和方法,數千年來人類的精英們一代代地體證,傳播著他們的智慧,接續著他們的慧命,成 為人類文明的燈塔。

■第 六 章

“穀神不死,是謂玄牝。玄牝之門,是謂天地根,綿綿若存,用之不勤。”

啥叫“穀神”呢?你看,站在山頂上看這個山谷裡面,空的還是實的?空的!山實谷虛。“神”是什麼?不是神仙的神,不是神鬼的神,“神”就是“妙明”。“谷”是什麼?“谷”就是空虛無相的意思,表示本體存在的狀態。實相無相,“常住妙明”,常住就叫“不死”。“谷”是實相無相的狀態;“神”是狀態的屬性,就是妙明。無相不是死寂,不是斷滅,它是常住(不死)狀態本有的屬性,如燈之光,故佛陀稱為妙明。妙明就是神,妙不可言,故謂之“神”。所以,“谷”就表示實相無相的清淨本然;“神”就表示大道具足圓滿的“常住妙明”,“不死”就是“無量壽”,就是恆常不變嘛!大道本體是清虛本然、靈光妙明、不生不滅的,當然常住嘛!是不是常住?“不死”就是常住。

老子

目錄
異界研究所李老三的小日子小受,快到碗裡來[主歌劇魅影]救贖通天武尊三個強人的穿越之旅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