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書架
首頁 > 遊戲競技 > 乾隆十三年為什麼是轉折點 > 第27部分

第27部分(第1/4 頁)

目錄
最新遊戲競技小說: 網遊:強化999,1級就無敵!琪亞娜第三人格足球之開局躺個世界盃冠軍網遊:我用智商碾壓你隊友帶我嘎嘎亂鯊海島,全民垂釣,我獨獲史詩天賦全民穿越,異界迷霧求生後室:新世界在現實與遊戲中,尋回塵封的記憶網遊:我有一箭可破萬物我的領民美女多魔獸之光明聖女全民領主:開局抽到暗夜精靈全民末世遊戲,我開局無限增幅第四天災【救贖傭兵團】網遊:你管這叫卡牌師?魔獸:狼人傳葉凝薄寒年喬若星顧景琰瓦:壞了,我成切割怪了!

在西方,隨著“工業革命”的發生,政府的權力明顯地加強了,這已是不爭的史實。但在中國,相比之下,這段歷史卻不太為人注意。

在一般的清史著述中,十八世紀政治史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中央集權的加強”、“賦役改革”、“整肅吏治”,以及“反貪汙”這幾件事了。這種狀況自蕭一山《清代通史》以來,幾十年來幾乎就沒有多大改變。這與史實相去甚遠。

現有研究表明,清代在聖祖發現人口問題之後,經過康熙(後期)、雍正、乾隆三朝,在大約半個世紀的時間裡(即公元1700—1750年代),圍繞這一問題,有針對性地提出了一系列的經濟發展對策,從而構成了政府政策上一個極具連續性的、空前活躍的和充滿生氣的時期。

康熙以來的有關想法,表現出了中國人口思想的主流,即以一種積極的態度,力求用經濟的發展來滿足日益增加的人口需要(而非限制人口的增長;其後洪亮吉的人口思想並沒有逸出這個主流之外)。據說,以(發展)經濟為主導解決政治問題的思想,是興起於十九世紀的西方。'11'這樣看來,我們怎能說清代的人口思想就是一個“傳統”的產物,而不符合“現代”的標準?

中國本具有前現代國家罕與倫比的政府與官僚組織,又值國力鼎盛時期,全力在各省推行勸農政策的結果,直接帶動了政府權力的擴張。這是一段為中外學者“忽略”了的歷史,但它卻是中國史中一次重要的“脈動”,並與二十世紀(而不僅僅是十九世紀)的“大政府”現象直接有關。

擴大地方官員職責,必然要增加他們的行政負擔,而一州一縣地方廣闊,事務繁多,非州縣知事一人所能身任。但中國自秦、漢形成一統天下的中央集權以來,二千年間,作為基層政府的州縣數目只有很少量的增加,官員數量也無大的改變,可是全國人口已增加了若干倍,這就使地方政府不勝負擔。針對這種現象,清代雍正、乾隆以來,屢次有人建議增設職官數額,設官專司農事(如設巡農御史)等。可惜的是,有清一代只是有限地增設了職官和增加了官員人數,而主要依靠州縣本身職權的加強來滿足其行政需要。中國政府官員的大量增加,是在清亡以後的二十世紀,但應看到,十八世紀這一要求已經產生,改變的根苗已經種下。

在保證縣級以上有效控制的另外一面,是在州縣以下的基層,政府既缺組織,又乏人手,勢難顧及全面。從某種角度看,近於一種無組織狀態,資源分散,人員難以動員,有如“一盤散沙”。為推行政府有關政策,有人建議選用老農,或利用村長、鄉長及鄉約等,分任職守,或給以錢糧,成為專職、半專職人員。這就提起了中國二十世紀“上層”、“中層”、“下層”結構的“三層重建”問題。按照斯科特《國家的視角》的觀點,這一類的努力還包括繪製地圖、統計人口、統一度量衡標準,等等。

在所有這些方面,十八世紀的努力,可以說都是二十世紀的先聲。

當然,在所有這些事情上,我們並不是說十八世紀就等同於二十世紀。在十八世紀,政府無論是對自身角色還是行動目標,似乎都還有一點“半心半意”和“猶疑不決”,而遠非二十世紀可比。正是在二十世紀的中國,才經歷了一段由政府全面取代社會組織,一切親自經理,而後又全盤反思,重新定位這樣一個歷史過程(至今還在進行之中),——在這一點上十八世紀也不是沒有先例的(詳見後文“福利國家”一節),——從中我們也可看到其歷史的正面接續(而不必把過去說得一無是處或與今天渺不相關)。

三、創新政治理念

政府職權的擴大不僅僅牽涉到增設官員、組建基層等組織技術手段,而勢必及於基本的政治理論暨意識形態問題。如利用保甲村長,以所管農戶生產情況“造

目錄
至尊無名情殤絲路相公,你好猛多餘的存在焚天絕神呆萌天才玄靈師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