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書架
首頁 > 仙俠小說 > 古今奇案錄 > 第254章 骨頭當魚餌

第254章 骨頭當魚餌(第1/5 頁)

目錄
最新仙俠小說小說: 吞天神鼎洛藍和鈺王爺溫錦懷王穿越小說修仙日誌:一人一虎闖蕩修仙界道玄書院我在仙俠世界打悶棍為了魔門妖女,我叛變了!是魔是仙我說了算醫者用魔法開高達很合理吧玉虎我有一個亡靈位面羅雲秀才傳奇系統開局跑路,我認天道為父家族修仙:我來打造劍仙世家【帝墟】我在聊齋捉妖怪轉生騎士的我被獸人強迫仙火焚天人族崛起之崢嶸百家從創法開始改造殘酷的巫師位面

話說明朝萬曆年間,安慶府懷寧縣的江湖圈裡,有這麼一家老字號,名叫“龍門客棧”,它就像是江湖裡的常青樹,屹立皖江河畔鴛鴦橋邊一百多年,比那橋上的石獅子還要耐得住風雨。每天,過往的英雄豪傑、商賈旅人絡繹不絕,彷彿這裡是他們心靈的驛站。

龍門客棧裡藏著一味傳說中的美酒,名為“散魂香”,三杯下肚,保管你面若桃花,渾身散發出一股子讓人飄飄欲仙的香氣,據說這酒能治百病,強身健體,沒病的喝了都能延年益壽,賽過活神仙。

不過,這散魂香雖好,卻不是隨便能貪杯的。多貪一杯,保管你醉臥三天不起,靈魂出竅,遊離於人間三百里,撞鬼撞仙全憑運氣。

這客棧的掌櫃,張邈是也,年近不惑,長相嘛,說得好聽是返璞歸真,實則活脫脫像那山林間的野大猩猩,因此江湖人贈雅號“猢猻張”,也有人親切地叫他“張猢猻”。面對這些善意的玩笑,張邈倒是心寬體胖,不僅不計較,反倒是把這些“調皮”的客人當作了VIp,結果,這客棧的生意非但沒受影響,反而越來越紅火。

張邈家中尚有一位年近古稀的老母親,眼瞅著自家獨苗兒子一把年紀了,連個媳婦的影子都沒見著,心裡那個急啊,生怕自己還沒閉眼,張家的香火就先滅了。於是乎,老人家四處撒網,託人說媒,白花花的銀子像流水一樣往外撒,媒婆的門檻都要被踏破了,相親的姑娘來了一批又一批,可最後都是搖頭嘆氣,悻悻離去。這可愁壞了張母,難道自家兒子的魅力,還不如那散魂香嗎?

說來也是天作之合,就在那蜿蜒的皖江河西岸,三十里外的蓮花灣,藏著一位號稱“嫁不出去的明珠”,名喚李巧,年華已過三十,父母雙亡,如今寄居於孃舅的屋簷之下。孃舅為人實誠,對李巧不薄,但偏偏這位舅媽,那可是方圓幾十裡出了名的“母老虎”,嫌李巧吃白食,放出話來,只要三百兩紋銀,管你歪瓜裂棗還是老頭子,銀子到位,立馬打包帶走,促成此事的媒婆還有二十兩“辛苦費”可拿。

這下可好,河西的媒婆們為了這點“小甜頭”,紛紛忽略了諸多細節,一窩蜂地把李巧介紹給了張邈家。一來二去,這門親事就這麼“莫名其妙”地定了下來。

到了七月初八,黃道吉日,鴛鴦橋上出現了一位企圖扮演西施的“獨特風景”,迷了路,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團團轉。

恰逢這時,一位白髮蒼蒼的婆婆緩緩走上橋頭,迎面而來。

這位“西施”連忙上前,擠出一副笑臉,恭敬道:“哎呀,大娘您慢著點兒,歲月不饒人,走路可得小心哦。”

緊接著,話鋒一轉,打聽起路來:“大娘,您知道這附近有戶姓張的人家嗎?聽說他們家還經營著酒館。”

白髮婆婆聞言,嘴角含笑,悠悠道:“這鴛鴦橋附近的張姓人家多了去了,單是開酒館的就有三家,您說的是哪一家呢?”

這一問,可把“西施”難住了,急得直跺腳:“哎呀,這可咋整,我是來做媒的,聽說這家一老一少,兒子老大不小還沒娶呢。”

白髮婆婆一聽,沒等她說完,就接過了話頭:“那你算是撞對人了,快跟我回家詳談吧。”說著,便領著這位“西施”直奔龍門客棧。

在龍門客棧裡,媒婆促成了這段姻緣,還順便品嚐了幾杯散魂酒,暈暈乎乎地踏上了回蓮花灣的路。

不久,張府的聘禮也浩浩蕩蕩地送到了李巧的孃舅家,兩家就此喜結連理,成就了一段“美談”。

話說五日之後,李巧的孃家人掐指一算,選了個黃道吉日,便浩浩蕩蕩地用一頂花轎,將這遲來的春天送往張家。旅程先是水路行舟,晴朗的藍天上點綴著幾朵白雲,彷彿天空也穿上了節日的盛裝;碧波盪漾的河面,在陽光下閃爍著點點金光,彷彿每一滴水珠都

目錄
大情敵系統春風吹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