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書架
首頁 > 歷史軍事 > 重生隋朝楊廣的小說 > 第166章 初步意向

第166章 初步意向(第1/2 頁)

目錄
最新歷史軍事小說: 【明日方舟】泰拉顛婆傳奇娛樂之天才少女大唐廣播站2三國:我,漢少帝令群臣以死效忠亂世小土匪輻射4:掠奪者的廢土日常萬界召喚之最強神朝千戶三國之大漢再起西涼港片:每週除三害,港綜我無敵降落在清初啊?我救了救世主?輪迴諸天:從經營世界開始!被老丈人嫌棄,我說莫欺少年窮火影:讓你練柔拳,你開高達?枌榆草木長從當嬴政師父開始敵人!我一般採用炮決!寶可夢:鋼鐵是這樣煉成的海賊:他們總覺得多弗是我CP

“三舍科舉制啊,就是…”

三舍科舉制雖然已經在大隋境內逐步實施,但是南陳也才被大隋滅亡,連陳朝都還沒有宣貫這項國策,就別說更遠的嶺南之地了。

於是楊英繪聲繪色的又給冼老夫人解說了一遍三舍科舉制。

聽楊英說完,冼老夫人臉色這下是真的變了數遍,“如此奇妙之策,不知是何人所想,真曠世奇才也,如此一來,平民百姓也有了崛起之路,更可為皇室增加一大助力,用來平衡世家易於操控朝勢的不利局面,簡直就是恰如其分。”

冼老夫人領導嶺南部落幾十年,對於歷朝歷代都必須經歷的一個矛盾局面自然是十分了解的。

那就是王朝的建立和執行必須依賴世家,同時為了避免世家門閥做大做強,又要打壓世家門閥。

這是一個十分微妙且危險的尺度,一旦掌握不好,可能就會給王朝帶來致命打擊。

而寒門崛起,可以給王朝更多的選擇,不用事事都依賴士族,減少了士族對朝廷的掌控,甚至可以讓寒門對抗士族力量。

所以單純從這點來看,發明科舉制的人,真乃神人也。

歷史也確實如此,科舉制乃是一經驗證,就被用了一千多年的神級國策,直到清朝滅亡才被取締。

“不瞞老夫人,其實發明這項政策的人,正是大隋的二皇子殿下晉王楊廣。”

楊英雖然沒有跳出來裝逼說這項政策就是我發明的,怎麼樣?牛叉吧?但是口語之間說不出的嘚瑟。

“竟是晉王殿下?”

冼老夫人聽聞又是一驚,她剛剛才覺得楊英扮演的三皇子秦王楊俊,才華橫溢,頗有治國大志,作為隋軍三大主帥之一看來也是有些實力的。

此刻聽聞他們的主帥楊英竟也如此有才,不禁感慨中原之地確實是人才輩出啊。

“傳言你們大隋的開國皇帝隋文帝,有雄才大略又樸素節約,愛戴百姓不說,也無後宮佳麗,和孤獨皇后相親相愛,共治國家,實乃千古一帝也。”

冼老夫人說到楊堅和孤獨伽羅傳為佳話的愛情,臉上流露出絲絲羨慕和欽佩,楊堅和孤獨伽羅這種帝王模範夫妻,不管放到那個朝代都是相當炸裂的。

誇獎完楊堅和孤獨伽羅,冼老夫人又話鋒一轉,繼續道:“秦王殿下才思敏捷,目光遠大,秦晉王殿下也是滿腹才華,經天緯地,想來你們那當上太子的大哥楊勇,也差不到那去,畢竟從你們父皇開始爭天下的時候他就是是你父皇的得力大將,你們楊家二代人都如此妖慧,何愁大隋不興啊。”

【太子楊勇?可別提這倒黴傢伙,這傢伙沒建國以前那是兢兢業業,智商情商線上,大隋建立以後,這傢伙當上了太子,整個人就糜爛了,救不回來了。】

聽到冼老夫人在誇獎楊勇,楊英心裡罵罵咧咧,這楊勇要是能有好,他也就不用這麼努力了。

不過心裡想歸想,楊英明面上自然不會當著外人的面說楊勇的不是。

“老夫人謬讚了,我們兄弟幾個只是從小就被父皇母后管得嚴,知道一個道理,那就是天下當以蒼生為重,百姓為重,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百姓便是這水。”

“好啊!”冼老夫人聽到楊英盜用後世的這句經典名句,忍不住脫口叫好,“水能載舟亦能覆舟!說的真好啊。”

楊英這話雖然是抄襲來的,不過此刻已經成了自己的專屬,說不得以後流傳開來還能載入史冊啥的。

“或許這就是我們大隋的治國核心吧,一切以百姓為重,以人為本,對於嶺南之地之民,我們也是同樣期待如此,只願百姓有個好的生活。”

楊英說著說著,就把話題扯到嶺南的問題上了,這兩個人要是都不談正事,這閒談估計能談個大半天。

目錄
重生軍工子弟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