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書架
首頁 > 其他小說 > 穿越必備:白話明季北略那點事 > 第264章 國運盛衰

第264章 國運盛衰(第1/2 頁)

目錄
最新其他小說小說: 穿越,我是吉祥物繫結兩個系統後,美豔作精贏麻了相柳這一世我們必會長相守婭婭的夢想世界夭壽啦,大仙官化身財迷小鬼差啦離婚後,她成了陸總白月光穿越為神秘獵魔者小馬寶莉:風之頌歌照紅妝:通房丫鬟上位記小遊探索世界劍鞘變成人後,劍找上門了原神:重生,與影的再次重逢重生年代,她手握商鋪種田度災年歸港有雨重生部隊那夜後,禁慾總裁長嘴了偷聽我心聲後,全家都想逆天改命開局成啞女?我在荒年風生水起快穿之她一劍破乾坤丹帝轉世重修後

神宗皇帝在幼年即位,聰穎早熟,受到母后嚴格的宮廷教育。輔臣張居正憑藉其出眾才華,以法制治理國家,政令頒佈即刻執行,尤其關注邊疆事務。起初,他與高拱共同策劃安撫蒙古部落首領俺答,使得宣府、大同以西地區得到安寧。他任命大將戚繼光擔任薊鎮總兵,譚綸為督撫,所有軍事部署和建設皆聽從戚繼光的意見。戚繼光修建城堡、墩臺佈局精妙,烽火通訊系統完善,且善於混合訓練浙江兵與邊地兵,形成步騎車混合作戰能力,使得外族之敵聞風喪膽,三十年間無人敢侵犯邊境。張居正又啟用大將李成梁鎮守遼東,李成梁英勇善戰,經常殺入敵境深處。

當時,國內九邊地區安定,地方官員畏懼法律,行政管理接近漢宣帝黃龍年間。然而,張居正性格驕傲且剛愎自用,還為兒子建造豪華宅邸,去世後招致諸多怨恨,最終導致家族遭受禍患。繼任的內閣輔臣多因避嫌而不願擔當重任,而皇帝又逐漸長大,更加熟悉政務,不再將權力下放,寬嚴相濟、剛柔並蓄,百姓對此感到滿意。而且國庫充盈,稅收也不苛刻,士大夫們以氣節互相推崇,雖然沒有姚崇、宋璟(唐玄宗開元盛世時的名相)那樣的賢臣輔佐,但當時的情況也不比開元盛世差。然而,隨著鄭貴妃受寵,神宗皇帝漸顯懈怠,臨朝次數減少,直到圍繞皇位繼承問題產生激烈爭議,朝堂上黨派對立,矛盾激化,形成水火不容之勢。當時圍繞皇位繼承權問題的奏疏充斥朝廷,皇帝對此愈發厭煩,不斷貶謫參與爭論的大臣,但持論者立場更加堅定。皇帝認為以威勢壓制不如置之不理,批覆奏章日益稀少,最後甚至完全停止臨朝,對於祭祀天地等重大典禮不再親自主持,經筵講學也長期中斷,對官員的升遷不再過問,被彈劾者也不予處置。這是因為皇帝對朝臣普遍失望,認為無人值得倚重,所任用的大臣越來越少,一人往往掌握多個要職,權勢更加集中。而且由於皇帝認為言官無可用之才,便對他們的意見置之不理。然而實際情況是,言官們只要一上疏彈劾,不等到皇帝下旨處理,被彈劾的人就會立刻離職而去,自此言官更加肆意妄為。

庸碌無能的內閣首付方從哲獨攬朝政,但皇帝似乎對他的無能並不反感,反而安然接受了他的執政。由於內閣輔臣無力主政,監察部門得以操縱朝政,亓詩教、趙興邦、官應震、吳亮嗣等人成為虎豹當關一樣的權臣,排斥打壓天下賢才,使之幾乎殆盡。無論是中央還是地方官員,凡是被選為監察官員的,都不是由內閣決定。原先的監察官員更是藉此機會拉攏後輩,壯大自身勢力。當時他們最為熱衷的就是禁錮、打擊道德理學,而對於邊防和吏治則完全忽視,貪腐之風日益猖獗,社會風氣急劇惡化。

遼東危機爆發後,將領和士兵皆驕縱不堪,無法應對。繁重的賦稅使百姓貧困,流寇趁機崛起,朝廷統治土崩瓦解。災難雖然在天啟、崇禎兩朝徹底爆發,而其根源早已深埋。到了後來,群臣公然背離公義,一心營私,流寇之患日益嚴重,黨派之間的攻擊也愈發激烈。儘管各方言論意見各有長短不同,但世人所稱的小人,大多確是真小人,而所謂的君子,卻未必真是君子。當時百姓更加貧窮,官員更加腐敗,社會風氣日益敗壞,將領士兵不懂得如何殺敵,只知道殘害百姓。文官們不務正業,只知道鑽營攀附,即使是勵精圖治的崇禎皇帝,也無法挽回這一頹勢。

唉!一天、兩天乃至萬天之中都會有無數政務需要處理,怎麼可能高枕無憂、輕輕鬆鬆地治理好國家呢?明太祖朱元璋每天兩次臨朝,黎明即起,深夜才睡,並非喜好辛勞。周文王忙到太陽偏西仍顧不上吃飯,實在是不得已。舜帝主張無為而治,只是指的政治理念,並非說無為就是沒有繁忙政務。現在竟然有人說萬曆皇帝因寬鬆懈怠、不理政務而保得一時太平,崇禎皇帝因過於操切政務而導致天下大亂,這簡直是荒謬之談!

目錄
四時不及你沒人能拒絕狗狗A合校
返回頂部